关于印发《山东工程职业技术大学实验室
7S标准化管理实施细则(试行)》的通知
各二级学院(部):
为进一步提高实验室的标准化、制度化、程序化管理,有效降低实验室运行成本、提高实验室使用效率、提升实验室环境质量,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制定《山东工程职业技术大学实验室7S标准化管理实施细则(试行)》,现予以印发,请遵照执行。
附件:山东工程职业技术大学实验室7S标准化管理实施细则(试行)
山东工程职业技术大学
2024年6月6日
山东工程职业技术大学
实验室7S标准化管理实施细则(试行)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实验室管理是实验室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和关键环节。为提高实验室的标准化、制度化、程序化管理,有效降低实验室运行成本、提高实验室使用效率、提升实验室环境质量,遵照“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安全、节约”的管理理念,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制定《山东工程职业技术大学实验室7S标准化管理实施细则(试行)》。
第二条 实验室7S标准化管理是指实验室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及标准要求,建立实验室日常管理规范,并有效组织实施的管理方法与要求。
第三条 本细则适用于学校各类实验室管理。
第二章 基本要求
第四条 实验室标准化管理要遵循“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安全、节约”的7S管理基本要求,结合实验室特点建立管理标准并组织实施,构建布局优化、安全有序、整洁舒适的实验环境。
第五条 定期整理。遵循有利于实验室建设与发展的原则,依据实验室空间现状,科学分类仪器设备、实验耗材等物品,制定“有用无用”判断标准,合理留用实验物资,优化实验室空间,提高实验室使用效率。
第六条 科学整顿。依据空间大小和相关存放规定,合理、准确放置实验室资源。必要物品要妥善保存,非必要物品果断丢弃,使实验现场井然有序,并能经常保持良好状态;室内所有电源电器线均需用束线按类别束起或悬挂,便于清扫;垃圾桶实行定置管理,每天进行倾倒。
第七条 及时清扫。及时组织清理实验室废弃物,定期清扫实验室。实行清扫“责任制”,明确实验室人员的清扫责任和要求,遵循清扫标准及清扫程序,培养实验室人员的卫生习惯,保持实验室干净整洁和实验环境的稳定性,减少安全隐患。
第八条 保持整洁。落实学校有关实验室管理规章制度,建立实验室“整理、整顿、清扫”工作机制并深入贯彻执行,持续保持实验室环境清洁。
第九条 形成素养。实验室内不许大声喧哗、打闹;不可餐饮、吃零食;实验室内不许乱贴、乱画;培养师生遵纪守规、按章办事的良好习惯和责任意识。
第十条 保障安全。理顺实验室设备、机房、实验桌接线并捆扎,掌握一定的事故救治方法,定期检查实验区电源、线路的安全状况,确保实验室消防器材充足并能正确使用;落实安全责任,始终将实验室安全贯穿实验室管理全过程,严格落实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和实验室安全操作规范。
第十一条 保持节约。坚持物尽其用,节省资源,提高实验效率,做到人走灯灭、节约用水,仪器设备不使用时关闭电源,光线充足时关灯,教导师生保持节约的良好习惯。
第三章 职责与分工
第十二条 资产与实验设备管理处负责制定山东工程职业技术大学实验室7S管理实施细则(试行),并指导二级学院(部)开展实验室标准化管理,组织开展周期性检查考核。
第十三条 二级学院(部)负责建立实验室日常检查制度,组织推进标准化管理,对实验室进行督导检查。
第十四条 各实验室是本实验室标准化管理直接责任主体,实验室负责人、指导教师负责结合实验室性质特点完善相关标准,并具体组织实施。
第十五条 实验人员应严格按照实验室标准开展实验室整理、整顿、清扫、清洁、安全及节约工作,养成科学规范操作能力和热爱劳动的良好习惯。
第四章 考核与奖惩
第十六条 学校强化标准化管理督导检查,将实验室标准化管理情况纳入实验室管理综合绩效考核范围,作为二级学院(部)实验室工作评奖评优、实验室建设经费投入的重要参考。
第十七条 二级单位应将各实验室开展标准化管理情况纳入单位考评体系,制定奖惩措施并组织实施。
第十八条 本细则自发布之日起施行,由资产与实验设备管理处负责解释。
山东工程职业技术大学
实验室7S管理指导规范
一、整理
1. 定期清点检查实验室仪器仪表、设备、工具、辅料等物品,每月至少清点检查一次;
2. 落实实验室仪器仪表、设备设施的日常维护、保养、报废等工作;
3. 实验桌上只可放置仪器设备、工具、物料等,不得放置与实验无关的物品;
4. 实验桌抽屉内物品放置整齐,分类并标识;
5. 进入实验室开展工作的人员必须遵守实验室规章制度,不得将实验无关人员带入实验室;
6. 未经实验室工作人员许可,不得擅自开关、使用和借用实验室;
7. 文件分类整理后放置在有标识的档案盒或资料夹中;
8. 及时整理实验室记录、实验报告等资料并归档存放;
9. 实验仪器仪表放置在专用台位上,利于方便、有序、安全管理;
10. 严格落实实验室钥匙管理,钥匙的配发应由专人负责统一管理,不得私自借给他人使用或擅自配置钥匙。
二、整顿
1.根据各实验室情况制定实验操作规程及防火、防盗、防水、防电、防气体泄漏等管理制度并严格执行;
2.实验室应指定专人负责仪器设备安全,加强人员的人身安全教育,落实实验室安全技术监督、检查工作,贵重精密仪器设备和危险物品的使用,应由具有专业技术能力的专人负责操作;
3.学生进入实验室开展实验,必须有实验指导老师或实验室工作人员在场方可开展实验,实验人员开展实验不得佩戴有可能损坏仪器仪表或有可能妨碍人身安全的饰物、挂件;
4.来访人员进入实验室,须按照学校参访接待通知进行,其他无关人员不得随意进入实验室,确保实验室安全和秩序;
5.实验结束后应关闭仪器设备电源开关,下班前应检查操作的仪器及整个实验室的门窗和水、电、气路,消除隐患;
6.实验室内若有其他必需物品,应合理收纳,并整齐放置在格物架上;
7.实验室内所有电源电器线均需用束线按类别束起,悬挂,便于清扫;
8.对垃圾桶实行定置管理,每天进行倾倒。
三、清扫
1.实验室工作遵循严肃、严密、严格、严谨的原则,保持实验室整洁有序,仪器、试剂等摆放整齐,保持实验台干净、地面整洁,每次实验结束后整理实验台及地面,做好清洁卫生;
2.实验产生的有毒有害废弃物按照“分类收集、定点存放、专人管理、集中处理”的原则处理,无毒无害废弃物统一放置入垃圾桶,并及时清理,严禁将实验室化学废液直接倾倒入下水管道;
3.实验用过的仪器仪表应及时清洁干净,有序放置于指定位置,保持实验室的整洁和有序;
4.实验室及公共走廊不得堆放与实验无关的杂物、易燃物、易爆物,保障消防通道通畅,预防火灾和保障人员安全;
5.实验室应明确专人负责清洁卫生维护工作,确保实验室环境干净、卫生、整洁、有序。
四、清洁
1.实验人员务必将各自分配的卫生区域打扫干净;
2.实验台面要求物品摆放整齐有序、干净、无灰尘、无水渍;
3.实验台面只可放置设备仪器及其相关辅助设备,禁止放置与实验无相的相关物品;
4.实验过程中养成并保持随手清洁的良好习惯;
5.经常进行整理、整顿和清扫,并贯彻执行到日常的7S工作之中;
6.维持整理、整顿、清扫的成果,使其成为一种制度和习惯,提高工作效率。
五、素养
1.遵守作息时间,按时出勤;
2.实验教学场所秩序良好,不许大声喧哗,打闹;
3.不破坏实验工作现场环境,不乱丢垃圾,不任意摆放工具等;
4.使用公物时能保持物品清洁;
5.实验结束后要及时清理和整理现场;
6.着装整洁,并保持仪表仪容得体;
7.尊敬师长,待人接物有礼貌;
8.室内不许乱贴、乱挂纸质值日表、提示标语等;
9.实验室内不可餐饮,吃零食,保持实验室整洁;
10.严格遵守实验室各项管理规定。
六、安全
1.正确存放易燃易爆危险物品,并加以标识,降低潜在的安全风险;
2.正确操作使用各种实验设备、仪器、工具;
3.电源插座应标明电压,并张贴用电安全;
4.危险区域应注明标识“危险,请勿靠近”等标识;
5.不得将危险物品带入实验室;
6.掌握一定的事故救治方法;
7.实验室内无人或下班后,切断所有电源,关闭好门窗;
8.定期检查实验区电源、线路的安全状况。
七、节约
1.节约使用各类物品,如原料、零件和辅料等;
2.节约水源、电源;
3.人走灯灭、保持节约;
4.物尽其用,节省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