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团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党团工作 >> 党团新闻 >> 正文

百年党史掠影② │ 《共产党宣言》中文全译本的翻译与出版

在建党的思想理论准备中,《共产党宣言》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2012年11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曾为在场人员讲述陈望道翻译《共产党宣言》时蘸墨汁吃粽子的故事。

十月革命的成功使处于迷茫中的中国先进知识分子急需掌握马克思主义,翻译《共产党宣言》迫在眉睫。1920年2月,深受马克思主义影响的陈望道,带着陈独秀给的英文版《共产党宣言》和戴季陶提供的日文版《共产党宣言》,秘密回到家乡浙江义乌分水塘村,开始翻译中文全译本。

由于条件非常有限,陈望道就在陈家老宅——一间堆放柴禾的柴屋里开始翻译工作。一日,其母特地包了几个糯米粽子,加上一碟红糖送去给儿子吃。

“粽子是刚出锅的,蘸蘸红糖,赶快趁热吃。”陈母反复叮嘱。陈望道“嗯”了一声,却仍在埋头工作。片刻后,陈母关切地问是否还要添些红糖。“够甜,够甜的了!”陈望道利落地回答。待陈母进屋收拾碗碟,见到儿子嘴唇周围乌黑一片。原来,陈望道因太过专心致志,以至于错把墨汁当红糖。“真理的味道非常甜”,这彰显了中国的共产主义者对马克思主义救国真理的渴求,对共产主义理想的坚定信念。

1920年4月下旬,陈望道完成译稿。同年8月,《共产党宣言》中文全译本在上海正式公开出版,成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史上的一件大事。

中文全译本受到先进知识分子和工人阶级的热烈欢迎,在宣传马克思主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让苦苦思索中国出路的先进分子从中看到了希望,感受到了真理的力量,有力推动了中国共产党建党的进程。

作者:杨慧 责任编辑:杨慧 责任编审:刘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