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乡”星火接力,丹心筑梦

发布日期:2023-06-26    浏览次数: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一中、二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动员社会各方力量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中央宣传部、中央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科技部、司法部、农业农村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广电总局、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中国文联、中国科协日前印发通知,部署了2023年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

立足实际,就近就便:

在形式内容上力求深入深刻,在效果导向上力求触动思想,注重就近就便安排,合理确定团队规模,更加广泛、有效地组织动员青年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形成既有全国范围统一组织、分层实施,也有各地各校结合实际、自主开展的工作局面。立足构建完善常态化、长效化的实践育人工作格局,将活动开展与“返家乡”社会实践组织实施紧密结合,形成目标一致、相互促进的工作态势,切实引导青年学生了解国情社情民情、提高社会化能力。

乡村振兴促进团:

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帮助和引导青年学生紧紧围绕“国之大者”深刻领会感悟为什么要推进乡村振兴、如何推进乡村振兴等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发动青年学生了解认知乡村,特别是160个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的乡村发展状况,积极助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广泛实施教育关爱、爱心医疗、科技支农、基层社会治理、生态文明建设等领域的重点项目,帮助发展乡村产业,改善基础设施,美化乡村环境,提升乡风文明,促进乡村公共服务,讲好乡村振兴故事。

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是引导我们学生走出校门走向社会,接触社会的良好形式,是培养锻炼自身的好方式,是提升思想,修身养性,树立服务社会的思想的有效途径。

通过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有助于我们大学生更新观念,吸收新的思想与知识,社会实践拉近了我与社会的距离,也让自己在社会实践中开阔了视野,增长了才干,明确了青年学生肩负的使命。

交通学院

2023年6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