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好中国故事
中国,是我们的祖国,有着5000年悠久的文化传统。其中孕育着辉煌的成果,悠久的文化传统是古人杰出的丰实硕果,一代又一代的传至今,启迪中华的儿女,造就了美丽的中国。
中国—我们的祖国,经历了无数的屈辱,数不清的挫折,伴随着中国发展的历史长河。为建设中国,不知有多少的英雄故事在扮演;为建设中国,为弘扬中国的生机蓬勃,弘扬中国精神,一个个伟大催人泪下的故事,便妇孺皆知,家喻户晓;为弘扬中国文化,建设美丽中国,我们要衔着我们的中国梦,筑成我们的新中国。
站在这样一个历史的节点,回望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平凡的发展历程,每个人都会感受到爱国的情愫在升腾,从硝烟弥漫,艰苦卓绝的革命战争年代,到一穷二白筚路蓝缕的建设岁月,再到波澜壮阔,惊涛拍岸的改革时代,亿万人民振奋精神,持续奋斗,将个体价值的实现与国家民族的命运联结在一起,投身于实现民族复兴的历史洪流,为家国情怀写下最生动的注脚。
中国虽然已经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不能因为一点点成绩或进步就被冲昏头脑,故步自封,思想僵化。正如习近平同志所说,“思想不解放,我们就很难看清各种利益固化的症结所在,很难找准突破的方向和着力点,很难拿出创造性的改革举措。”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依然任重道远,不忘初心,解放思想,继续前行。
中国的强大,也离不开“青年精神”。“青年们要充分认识自己所负的重任,祖国在期待你们,人民在期待你们,改革在期待你们”。这句话是1977年我国恢复高考制度以后,书写在北京高考考点外引人注目的一条标语。习近平同志在提出“中国精神”时说:“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长久生存的灵魂,唯有精神上到达了一定的高度,这个民族才能在历史的洪流中屹立不倒,奋勇向前”。民族的希望在青年,青年的成长在精神。
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当代青年与实现“两个100年”目标的历史进程并肩前行,只有苦练党和国家需要的“18般武艺”才能击水中流,立足岗位,让青春绽放光华。党的十八大以来,在载人航天、深海探测、量子通信等国家重大项目中,在电子商务、移动支付、共享经济等行业前沿,在志愿服务、脱贫攻坚、生态环保等时代命题里,在国际交流、一带一路建设等世界舞台上,一只只年轻的梦之队,用实际行动践行着立足岗位,建功新时代的青春诺言,浸润着青春的汗水,凝聚着青春的奉献,广大青年把报国之志转化为实际行动,才能在奋斗与奉献中淬炼出最美的青春。
2020年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习近平主席在2020年新年贺词中发出号召,“我们要万众一心,加油干,越是艰险越向前,把短板补得再扎实一些,把基础打得再牢靠一些,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如期实现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
回首2019年,全国有340个左右的贫困县摘帽,1000多万人实现脱贫,展望2020年千百年来困扰中华民族的绝对贫困问题,即将历史性的画上句号,2020年是脱贫攻坚战决胜之年,我们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接过2019递来的接力棒,前途一片光明,但无疑仍需要凝聚合力爬坡过坎,攻坚克难,方能真正跑赢这至关重要的最后一棒。这个历史性时刻离不开中国共产党员的奋斗。
2020年的春节,似乎注定就是那样的不平凡,不走亲,不聚会,不来往,这别样的节日气氛中,我们经历的其实太多,在这太多的故事,人物中总有太多的感动,让人情不自禁的想起《谁是最可爱的人》中的感慨,“在朝鲜的每一天,我都被一些东西感动着,我的思想感情的潮水在放纵奔流着”,随着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蔓延,防控工作越来越艰难,面临的问题也越来越严峻,在这没有硝烟的战场上,“我是党员,我先上”依然是最响亮的口号,最豪迈的誓言。
无论是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和平时期,我们前行的路上都不会一帆风顺,特别是肩负民族复兴重任的党员干部,更都会面临千难万险,但“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队伍,正是有了这种不怕困难的精神,才能取得前行路上一个又一个的伟大胜利。不管是个人的人生之路,还是党和人民的事业之路,都需要披荆斩棘,勇往直前,在每一个困难面前,迎难而上还是知难而退,“我是党员,我先上”就是人生的高境界。
但是当下还有一些朋友仍然带着有色眼镜观察中国,传播中国,导致他们眼中的中国与真实的中国仍相去甚远,但我想说的是,用自己的眼睛去看中国,我们绝不遮掩。
我们都是追梦人,我们都在努力奔跑,新的中国故事,还请拭目以待,讲好中国故事,时光不语,静待花开。
涣涣中华,盛世华章,盼与世界共享!
作者:韩彤 编辑:郭小凡 编审:粘洪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