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弘扬中华美育精神,坚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领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深厚底蕴,推动其创新发展,数字财金学院“‘乡’遇仲夏”实践团前往济南市章丘区木版年画传承人高瑞朝的工作室开展“探索非遗瑰宝,共绘年画创新篇”社会实践活动。
传承人高瑞朝先生热情地向实践团成员介绍了有关木版年画的知识,参观了传承人的获奖作品和荣誉作品,感受到传统艺术的魅力。本次活动也让实践团成员了解到木板年画的内涵与深意,更是被这绵延百年的传承所打动。
木板年画的制作过程包括选材、制版、创稿、贴样、刻板、印刷等多道工序。本次活动中,实践团成员在传承人高瑞朝的指导下参与到木板年画磨刀和印制的两个过程中。实践活动中,实践团成员学会了如何控制墨色的深浅和分布,使图案更加生动。同时更是深刻体会到木版年画制作过程的不易。
在繁忙的都市街头,“乡”遇仲夏实践团在章丘区文博中心超市、广场等地方发放宣传材料,通过图文并茂等多种形式向行人宣传木版年画的历史渊源、制作工艺、文化内涵以及保护意义等方面的内容,将非物质文化遗产推向大众视野,提高市民对木版年画的认识,使市民们能够更直观地了解和感受木版年画的独特魅力。
本次宣传活动取得显著成效,市民对木版年画的认知度明显提高,对其文化价值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同时也激发了市民对传统文化的兴趣,有利于解决木版年画的传承问题。
此次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让实践团成员深刻认识到木版年画不仅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更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璀璨明珠。它蕴含着丰富的民俗文化、道德观念和审美情趣,是先辈们智慧的结晶。“‘乡’遇仲夏”实践团成员也纷纷表示将肩负起传承和保护这一珍贵文化遗产的责任,让其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作者: 万倩倩 编辑:靳柳 编审:毕春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