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常识

安全常识

当前位置: 部门首页   >> 安全常识   >> 正文

与“安全”有关的节日原来这么多!

发布时间:2023年10月24日来源: 作者:张健

“安全日”小知识

-SAFETY DAY -

与安全有关的节日

你们知道有多少吗?

下面给大家汇总一下

↓↓↓

序号

节日名称

日期

1

全国中小学安全教育日

每年3月份最后一周的星期一

2

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

4月15日

3

世界安全生产与健康日

4月28日

4

全国交通安全反思日

4月30日

5

全国防灾减灾日

5月12日

6

安全生产月

6月

7

安全宣传咨询日

6月16日

8

全国国防教育日

每年9月第三个星期六

9

国际减轻自然灾害日

10月13日

10

全国消防安全日

11月9日

11

交通安全日

12月2日

12

全国法制宣传日

12月4日

< <安全日小知识>>

1.全国中小学安全教育日——每年3月份最后一周的星期一

1996年起,中国确定每年3月份最后一周的星期一,为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设立这一制度是为全面深入地推动中小学生安全教育工作,大力降低各类伤亡事故的发生率,切实做好中小学生的安全保护工作,促进他们健康成长。

2.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4月15日

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National Security Education Day)是为了增强全民国家安全意识,维护国家安全而设立的节日。2015年7月1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第十四条规定,每年4月15日为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

3.世界安全生产与健康日——4月28日

2001年,国际劳工组织(ILO)正式将4月28日定为“世界安全生产与健康日”,并作为联合国官方纪念日。确立世界“工作安全和健康日”的想法起源于工人纪念日(Workers MemorialDay)。纪念日于1989年首次由美国和加拿大工人发起,以便在每年的4月28日纪念死亡和受伤的工人。国际自由工会联合会和全球工会联盟将它发展成一种全球性活动,并将其范围扩展到每一个工作场所。国际死亡和伤残工人纪念日已在世界上100多个国家获得承认。

4.全国交通安全反思日——4月30日

全国交通安全反思日为每年的4月30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为唤起人们关注交通事故正在夺去大量生命这一事实而设定的。

该节日设立时希望有更多的市民来关注交通安全,反思以往的行路驾车的陋习,认真审视并改正不文明的交通习惯,把宝贵生命从无情的车祸中解救出来,尊重人的生存价值和生存权利。

5.全国防灾减灾日——5月12日

全国防灾减灾日是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而设立,自2009年起,每年5月12日为全国防灾减灾日。一方面顺应社会各界对中国防灾减灾关注的诉求,另一方面提醒国民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更加重视防灾减灾,努力减少灾害损失。

防灾减灾日的图标以彩虹、伞、人为基本元素,雨后天晴的彩虹寓意着美好、未来和希望,伞的弧形形象代表着保护、呵护之意,两个人代表着一男一女、一老一少,两人相握之手与下面的两个人的腿共同构成一个“众”字,寓意大家携手,众志成城,共同防灾减灾。整个标识体现出积极向上的思想和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之意。

6.安全生产月——6月

经国务院批准,由国家经委、国家建委、国防工办、国务院财贸小组、全国总工会和中央广播事业局等十个部门共同作出决定,于1980年5月在全国开展安全生产月(1991年——2001年改为“安全生产周”),并确定今后每年6月都开展安全生产月,使之经常化、制度化。

7.安全宣传咨询日——6月16日

“安全宣传咨询日”活动是全国“安全生产月”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活动旨在通过开展宣传咨询活动,集中宣传党和国家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和安全常识,提高全民的安全意识和安全素质,防范生产安全事故发生。“咨询日”当天各级政府主要领导和各企业主要负责人要亲临现场,解答社会公众和企业员工关心的安全生产问题,开展公益性宣传和咨询服务。2002年至2013年咨询日定为6月的第二个星期日,2014年,将“咨询日”定为每年的6月16日,2018年“安全生产宣传咨询日”更名为“安全宣传咨询日”。

8.全国国防教育日——每年9月第三个星期六

全民国防教育日(Nationwide National Defense Education Day),是国家设定的对全民进行大规模国防教育的主题活动日。群众性国防教育活动的形式之一。全民国防教育日是每年9月的第三个星期六。

目的是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普及国防教育,使全民增强国防观念,掌握必要的国防知识和军事技能,自觉履行国防义务,关心、支持、参与国防建设。许多国家都非常重视全民国防教育的普及,美、英、法、意、匈等国设有与国防教育日性质和功能相类似的“国防日”。

9.国际减轻自然灾害日——10月13日

国际减轻自然灾害日是由联合国大会1989年定于每年十月的第二个星期三。2009年,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改为每年10月13日国际减轻自然灾害日,简称“国际减灾日”。

自然灾害是当今世界面临的重大问题之一,严重影响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威胁人类的生存。联合国于1987年12月11日确定20世纪90年代为“国际减轻自然灾害十年”(IDNDR)。所谓“减轻自然灾害”,一般是指减轻由潜在的自然灾害可能造成对社会及环境影响的程度,即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使公众的社会和经济结构在灾害中受到的破坏得以减轻到最低程度。

10.全国消防安全日——11月9日

我国为什么选用“119”作为火警号码?原来,“1”在古时候念作“幺”(yāo),它跟“要”字同音。

11月9日的月日数恰好与火警电话号码119相同,而且这一天前后,恰恰正值风干物燥、火灾多发之际,全国各地都在紧锣密鼓地开展冬季防火工作。所以为了增加全民的消防安全意识,使“119”更加深入人心,公安部在一些省市进行“119”消防活动的基础上,于1992年发起消防安全日,将每年的11月9日定为全国的“消防宣传日”。

11.交通安全日——12月2日

交通安全日是为了警示人们交通安全而设置的纪念日。

2011年11月30日,中国公安部将每年12月2日定为“中国交通安全日”。公安部要求各地公安机关积极会同文明办、交通、教育、安监等部门,组织开展交通安全主题宣传活动。

12.全国法制宣传日——12月4日

中国的“全国法制宣传日”是每年的12月4日。2001年12月04日是第一届全国法制宣传日。同时该日期也是国家宪法日,国家将通过多种形式开展宪法宣传教育活动。

2001年4月2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转发的《中央宣传部、司法部关于在公民中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的第四个五年规划》确定:“将我国现行宪法实施日即12月4日,作为每年一次的全国法制宣传日。“目的是要通过开展系列的宣传活动,进一步在广大干部群众中牢固树立宪法是国家根本大法的观念、国家一切权利属于人民的观念、公民权力和义务对等的观念、依法治国的观念和法治与德治相结合的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