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常识

安全常识

当前位置: 部门首页   >> 安全常识   >> 正文

观念文化是安全文化的根本和核心

发布时间:2022年07月12日来源: 作者:张健

“观”,即观念,是认识的表现,思想的基础,行为的准则。它是方法和策略的基础,是活动艺术和技巧的灵魂。企业进行现代的安全生产活动,需要正确的安全观作指导只有对人类的安全态度有着正确的理解和认识,并有高明的安全行为艺术和技巧,人类的安全活动才算进入了文明的时代。因此,安全观念文化建设是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根本和核心。

一、“安全第一”的哲学观念

“安全第一”是一个相对、辩证的概念,它是在人类活动的方式上相对于其他方式或手段而言,并在与之发生矛盾时,必须遵循的原则。

二、珍视生命的情感观念

安全维系人的生命安全与健康,“生命只有一次”,“健康是人生之本”,反之,事故对人类安全的毁灭,则意味着生存、康乐、幸福、美好的毁灭。由此充分认识人的生命与健康的价值,强化“善待生命,珍惜健康”的“人之常情” 之理,是我们社会每个人应该建立的情感观。不同的人应有不同层次的情感体现,员工或一般公民的安全情感主要是通过“爱人、爱己”,“有德、无违”。而对于企业安全管理者,则应表现出:用“热情”的宣传教育激励教育员工,用“衷情”的服务支持安全技术和管理人员,用“深情”的关怀保护温暖员工;用 “柔情”的举措规范员工的安全行为;用“绝情”的管理严爱员工;用“无情”的事故启发员工。

三、综合效益的价值观念

安全生产首先具有社会价值,是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以及科学发展观的体现是执政为民的要求,是以人为本的内涵,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是社会文明的标志和社会稳定的需要。安全生产对于企业,不仅是生产活动的责任和任务,而且是生产顺利进行的前提,是实现企业效益的基本条件“安全就是效益”,安全不仅能“减损”而且能“增值”。

四、预防为主的科学观念

要高效、高质量地实现企业的安全生产,必须走预防为主的道路必须采用超前管理、预期型管理的模式和方法,这是诸多企业在生产实践中证实的科学真理。现代工业生产系统是人造系统,这种客观实际给预防事故提供了基本的前提。所以说,任何事故从理论和客观上讲,都是可以预防的。因此,人类应该通过各种合理的对策和努力,从根本上消除事故发生的隐患,把工业企业的事故发生率降到最低程度。要采用现代的安全管理技术,变纵向单因素管理为横向综合管理;变事后处理为预先分析;变事故管理为隐患管理;变管理的对象为管理的动力;变静态被动管理为开云线上平台(中国集团)官方网站主动管理,这样才能实现本质安全。

人机环管的系统观念

保障安全生产要通过有效的事故预防来实现。在事故预防过程中涉及两个系统对象。

一是事故系统,其要素是人——人的不安全行为是事故的最直接的因素;机——机的不安全状态也是事故的最直接因素;环——生产环境的不良影响 对人的行为和机械设备产生不良的作用;管——只要是人的管理就一定存在各种欠缺

——物轨迹交叉模型

二是安全系统。其要素是人一一人的安全素质(心理与生理、安全能力、文化素质);物——设备与环境的安全可靠性(设计安全性、制造安全性、使用安全性);能量——生产过程能的安全作用(能的有效控制);信息——充分可靠的安全信息流(管理效能的充分发挥)是安全的基础保障。

认识事故系统要素,对指导人们打破事故系统、保障人类的安全具有实际意义。这种认识带有事后型的色彩,是被动、滞后的,而从安全系统的角度出发,则具有超前和预防的意义,从建设安全系统的角度来认识安全原理更具有理性的意义,更符合科学性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