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常识

安全常识

当前位置: 部门首页   >> 安全常识   >> 正文

防诈骗安全教育常识

发布时间:2022年10月04日来源: 作者:张健

(一)校内常见的诈骗手段:

1.网购诈骗;

2.以恋爱为名进行诈骗;

3.编造学生在学校受到意外伤害,对学生家长及亲属实施诈骗;

4.冒充学校工作人员诈骗学生;

5.利用手机发短信息中奖诈骗;

6.冒充熟人进行诈骗;

7.电话诈骗(赠送物品、运输毒品等)

(二)校内常见的典型案例:

案例一:某高校一名女生在虚拟的网上交了一个“男友”,看了男友的空间后,发现“男友”长得高大帅气,聊天时又风趣又懂得“疼人”,女生可能是被男友的相貌和“善良”打动了,整天和“男友”聊天,甚至上课和午睡期间都不间断,聊得如痴如醉。一个月过后,“男友”对女生说自己在做一点生意,资金不足,还差3万元,女生毫不犹豫的就答应了。第二天,女生打电话给家里以补习英语、报特长班等各种理由骗取并不富裕的家里3万元。接下来两个月时间里,女生编各种理由从家里共骗了7万多元给男友。之后,男友手机停机,再也联系不上了,当警察介入查清案情后,发现该“男友”竟是一个60多岁的男人,空间里的照片都是从网上找的。

案例二:9月24日13时至14时左右,某校某学生公寓楼的两个寝室分别有自称湖南蓝天商贸有限公司的职员上门推销(批发)文具,并承诺卖不出可全额退款,这两寝室8名同学共花费2510元购买文具,后再次联系该工作人员,发现联系号码已是空号。今年9月份我院大一某宿舍也发生过类似的事件,整个宿舍被骗3000多元。

案例三:华中科技大学某学生父亲突然接到一个电话,一男子自称姓张,是该生辅导员,说该生突患急性阑尾炎,已送到武汉市第一医院抢救,急需5千元医药费。着急的父亲赶忙打电话给娟娟,发现娟娟的手机关机;再打电话到娟娟寝室,无人接听。父亲救女心切,赶紧到附近的银行按照对方提供的帐号汇了5千元钱。不久,张某又来电称该生检查出是尿毒症,有生命危险,急需5万元救命。汇款后父亲再次打电话到该生寝室,发现她刚上完课回来,方知被骗。

案例四:某高校大三一名男生晚上9点多接到一个陌生电话,说是他辅导员老师,因为在校外办点急事身上没带钱,要该学生打1000块到他卡里去,第二天早上上班就还。学生一般都很听辅导员老师的电话,立即把自己卡里一个月的伙食费1000元全部转过过去了。第二天早上问老师才知道根本没有这回事,方知被骗。

案例五:某高校学生2014年5月份接到一个电话,说他的手机号码被抽中奖了,有一套价值2000元茶具和一袋极品铁观音茶叶免费送给他,现在要提供地址,奖品一个星期内由顺丰快递送到,送到时需付快递费25元即可。该同学可能为了贪便宜,很高兴的就把地址告诉人家了。一个星期后,奖品准时到货。到了10月份,该学生又接到一个电话,声称是黑社会的,替公司讨要茶具费用2000元,限制三天内把钱打到制定卡里去,否则将对他及家人不客气。该同学吓得晚上睡不着觉,不敢和老师家人讲,就东借西借凑够2000快把钱打了过去。

案例六:某高校学生接到电话,声称是缉毒大队的,有一批毒品是从云南寄过来的,已经被查出,收件人是该学生。现在需要打1万块过去,这件事情可以帮忙“摆平”,该学生以学校收取各种费用向家里索要了1万元打给了对方。后来,家长和老师核实后,方知受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