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常识

安全常识

当前位置: 部门首页   >> 安全常识   >> 正文

毒品安全知识,速来get!

发布时间:2022年10月09日来源: 作者:张健

毒品一般是指使人形成瘾癖的药物,这里的药物一词是个广义的概念,主要指吸毒者滥用的鸦片、海洛因、冰毒等,还包括具有依赖性的天然植物、烟、酒和溶剂等,与医疗用药物是不同的概念。

毒品危害人们的健康,吞噬人们的肉体和灵魂,毁灭我们美好幸福的生活,参与“禁毒斗争”,共建美好生活,是我们共同的责任。提高识毒、防毒、拒毒及自觉抵制毒品侵袭的能力,做到永远和毒品说“不”,是我们优良行为品德的一种体现。

一、大学生为什么会吸毒?

1.好奇心理

青少年以为吸毒新奇,刺激,好奇心驱使他染上毒品,特别是曾经吸过烟的青少年,极易染上毒品。

俗话说,好奇害死猫。在吸毒者中,青少年身心发育尚未成熟,世界观、人生观尚未形成,思想幼稚,好奇是此年龄段的特有心理,对任何事物都存在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很多人最初只是为了盲目满足对毒品的好奇心而“偷尝禁果”。而几乎所有吸毒者初次吸食毒品都是接受了毒贩或其他吸毒人员“免费”提供的毒品。好奇心理促使部分青少年误信谣言而尝试吸毒,轻信新型毒品就像吸烟一样“无危害”,试一试也无妨,但这其实是一种极其错误的观念,使其误入歧途。

2.炫富心理

为了寻求自己行为价值的分量,为了在群体中自我炫耀,以获得在群体中同伴的肯定。

现在,攀比、炫富、吸毒、纹身这类的事,在一些少男少女中当做潮流、时尚,不仅自己当乐趣进行享受,还时不时地拿出来与人分享炫耀一番,好像只有这样才能在朋友圈好混,长脸似的。他们认为吸毒时髦、气派,是高档消费和富有的象征。就是这样尝试着吸毒的。可是他们并不知道,毒品的爪牙已经伸向他们的未来,将一无所有,身败名裂。

3.交友不慎

青少年有集群倾向,在成绩差或行为不良的青少年群体中,往往看到同伙吸毒,自己也跟着吸,以此与群体保持一致。

作为“社会关系的总和”,必然和周围的同类发生关系,进行交往,并在长期的交往中形成朋友等关系。交友在人生的道路上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交上一个好的朋友,可以一生对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产生良好的影响,交上一个坏朋友,可能会影响自己的前途,使自己的一生暗淡无光。青少年极易受群体的影响,许多青少年吸毒者说:“我是看到别人吸,我才吸的”。一些青少年不能够分辨朋友的好坏,只是因为这个人对自己不错或者说自己和这个人在一起玩得挺开心就视其为知己,根本不管这个人的品行和道德问题,而往往就是这样的“知己”,某天拿出一包白粉,极力要求无知同伴也尝上两口,这时,就有不少青少年会抵挡不住诱惑……

4.缺乏对毒品危害性的认识

因为头脑比较简单,对事物的缺乏分析判断,把毒品与日常香烟混淆,认为随时可吸可戒并不可怕。

青少年正处在生理、心理发育时期,单纯无知,有强烈的好奇心与逆反心理,判别是非能力不强,抵制毒品侵害心理防线薄弱,对毒品的危害性和吸毒的违法性缺乏认识,容易上当受骗,陷入毒品的万恶深渊.轻信一次不会上瘾。

5.家庭环境影响

青少年吸毒者大多是在家庭不和谐的环境中,走向吸毒之路的。没有温暖、关爱的家庭,不是父母离异,就是长期不在身边教育,孩子根本没有享受过什么叫家庭的关爱。

家庭不良影响是导致青少年吸毒的重要原因。家庭成员中有人吸毒的青少年,比家庭中无人吸毒的青少年更容易沾染毒品。一些家庭父母离异或者长期外出,孩子得不到正常的教育;一些经济条件好的家庭,父母过分溺爱孩子,无条件地满足孩子的物质要求,使孩子有充分的物质条件去寻找毒品的刺激等等,都可能是导致青少年吸毒成瘾的原因。

二、大学生吸毒的危害

1.身体依赖性

毒品进入人体后作用于人的神经系统,使吸毒者出现一种渴求用药的强烈欲望,驱使吸毒者不顾一切地寻求和使用毒品。一旦出现精神依赖后,即使经过脱毒治疗,在急性期戒断反应基本控制后,要完全康复原有生理机能往往需要数月甚至数年的时间。更严重的是,对毒品的依赖性难以消除。这是许多吸毒者在一而再、再而三复吸毒的原因,也是世界医、药学界尚待解决的课题。

2.毒品危害人体的机理

中国流行最广、危害最严重的毒品是海洛因,海洛因属于阿片灯药物。在正常人的脑内和体内一些器官,存在着内源性阿片肽和阿片受体。在正常情况下,内源性阿片肽作用于阿片受体,调节着人的情绪和行为。人在吸食海洛因后,抑制了内源性阿片肽的生成,逐渐形成在海洛因作用下的平衡状态,一旦停用就会出现不安、焦虑、忽冷忽热、起鸡皮疙瘩、流泪、流涕、出汗、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这种戒断反应的痛苦,反过来又促使吸毒者为避免这种痛苦而千方百计地维持吸毒状态。冰毒和摇头丸在药理作用上属中枢兴奋药,毁坏人的神经中枢。

3.影响寿命

据国外有关部门统计,吸毒者多数短命,一般寿命不超过四十岁

4.助长传染病

吸毒不仅损害本人健康,还会造成乙型肝炎、丙型肝炎、性病的传播等公共卫生问题,其中最严重的是艾滋病的感染和传播。原因是静脉注射毒品者共用不洁注射器造成艾滋病感染率极高,特别是吸毒妇女,更是传播和感染艾滋病的高危人群,这是由于吸毒者本身可以造成艾滋病病毒的感染,此外,吸毒妇女为了获得购买毒品的金钱,不得不沦为卖淫女,而成为各种性病和感染传播的高危人群和重要感染源。

三、怎样预防毒品

1.充分认识毒品违法犯罪活动的危害性,加强自身的学习和修养,培养高尚的情操和道德观念;

2.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不盲目追求享受,寻求刺激,赶时髦;

3.不听信谣言,不听信毒品能治病,毒品能解脱烦恼和痛苦,毒品能给人带来快乐等各种花言巧语;

4.不结交有吸毒、贩毒行为的人。如发现亲朋好友中有吸、贩毒行为的人,一定要劝阻,二要远离,三要报告公安机关;

四、远离毒品,做到六不

1.不好奇。自己不清楚的药品、食品、饮料、香烟等,不要尝试。

2.不侥幸。不要以为“试一下没关系”。只要沾上毒品,就很难戒掉。

3.不轻信。不管是亲朋好友的“诚意”、还是天花乱坠的广告,都要提高警惕。

4.不辩论。不与劝你吸毒的人讲毒品的危害,不批判他们的行为,以免发生意外。明确表态不吸毒,不要含糊不清,不要模棱两可。

5.不赌气。不要感情冲动,凭“义气”争高低,结果被人用“激将法”套入毒渊。

6.不沾光。不要贪图便宜去吃免费食物,上当受骗,堕入毒渊。

毒品带来的快感只是一瞬间,但是它造成的伤害,需要你用一辈子去承担。作为大学生,我们应该认真接受关于预防吸毒的教育,充分了解毒品特性及其危害,树立“健康人生,绿色无毒”的观念,共同构建人人识毒、防毒、拒毒、无毒的良好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