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常识

安全常识

当前位置: 部门首页   >> 安全常识   >> 正文

学生到校离校的安全风险防范

发布时间:2023年03月16日来源: 作者:

我们会看到有媒体报道,教师发现学生没按时到校,打电话家长没接。教师到学生家里,或请其他邻近的家长到学生家里,发现学生一家人煤气中毒。因为及时发现,救了一家人。这样的故事让人感动。

但实际工作中,也有学生未按时到校或私自离校,教师没发现,当然也就没及时联系家长的情况。

学生没按时到校、私自离校,教师要及时联系家长(监护人),如果没及时联系导致学生发生意外事故,学校要承担相应责任。这在教育部文件中均有规定。

教师要做好学生到校离校信息的核查,目的是及时发现学生晚到校和私自离校情况,防止在校外期间发生安全事故事件。

我们先想想,学生没有按时到校,家长又没请假,会是什么原因呢?

原因不外乎:家长忘记请假;学生离家出走;学生在家或路上发生意外伤害或遭遇突发事故事件。教师发现学生没有按时到校,要第一时间与家长联系询问情况。

同时,教师要防止学生私自离校。学生私自离校分两种情况,一种是高年级学生逃学;另一种是低年级学生和幼儿园幼儿无意识地走出校园。

高年级学生逃学,包括翻墙外出;校门把关不严,学生趁保安员不注意外出;学生撒谎,借看病等理由外出等情况。高年级学生外出,可能到网吧打游戏,也可能打架,或下水游泳,等等。

低年级学生和幼儿走出校园,从很多案例来看,有的是校园栅栏网格较宽,学生从中钻出;有的是校园栅栏没有全封闭,或者损坏了,留有豁口,甚至大门开着,学生走出去了;有的是校门口没有保安员或保安员失职,没有看到学生走出去。

防止学生私自外出,学校要严密做好校园封闭管理,作为教师,要注意核查学生人数。学生私自外出后,教师要做到及时发现,发现后立即报告学校,告知家长并一起查找。

教师要按照是否寄宿的情况做好对学生出入校的管理。

例如,有的学生中午回家午餐,有的学生中午在校午餐,回家午餐的学生要看其下午是否按时到校,在校午餐的学生要防止其中午私自离校。

防范学生到校离校期间的安全事故事件,教师还要做到,时间的调整要提前告知家长,并确认每一名家长收到信息。

例如,季节性上学放学时间调整,考试结束学校放假的时间调整,这个调整的信息要提前告知家长。

如果某一天提前放学,而家长不知提前放学的事,恰好在提前放学的这个时间段学生在校外发生事故,学校和教师很容易被法院判定承担责任。

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全国各地发生多起幼儿被遗忘在接送的车辆(校车或“黑校车”)内死亡的事故。

幼儿在车内死亡,是随车照管的老师和司机没有核查下车人数,没有检查下车情况,同时,幼儿班级的老师也没有核对到园的幼儿人数,以致酿成惨剧。

所以,核查到园离园情况,以及日常活动时核查人数,对有效防范幼儿安全事故事件来说是特别重要的。

做好学生到校离校风险防范,简练概况为三句话:

①学生没按时到校要及时联系家长;②学生私自离校,教师要及时发现并告知家长,与家长一起查找;③学校到校离校(放学)时间变动,要提前告知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