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处
部门首页 > 正文

辅导员之家

畅谈| 辅导员应教给学生干部的五种沟通技巧

发布人:student 发布时间:2021-07-07 点击量:

共青团中央、教育部、全国学联联合印发的《学联学生会组织改革方案》中明确指出:“激发动力、提升活力、增强吸引力和凝聚力,使学联学生会组织更好地代表和服务广大同学,更好地团结和凝聚广大同学听党话、跟党走”。这一目标辅导员如何能指导好学生干部和学生干部如何能实现好,归根结底就是指导好学生干部与广大同学建立和谐互进的良性关系。学生干部处理好人际关系不仅是其开展实际工作的需要,更是将来适应社会,实现更好的自我发展的需要。学生干部是学生群体活动基层的组织与策划者,比其他同学承担更多的责任,同时他们又是学生中的普通一员,其身份与所有同学都一样,这种身份定位就要求学生干部要具备和谐的人际关系,才会在服务同学,引领同学过程中能顺利开展工作,因此学生干部更应该注意,在与同学和各种群体之间交往中掌握好沟通的技巧。

一、沟通中关于说服的技巧

学生干部在开展日常工作的时候一定会遇到需要说服、劝说他人使其参与和配合其工作的过程,一定会在工作的过程当中与他人出现矛盾或者分歧。这些问题的出现都需要通过说服来进行逐一的解决,如果不掌握技巧说服就难以达到理想效果。

1.放低姿态,拉近距离。放低姿态拉近距离是说服他人的前提条件。想说服他人时是一定存在着分歧或不理解之处。想化解和沟通这就需要创造良好的谈话氛围,才能给说服创造成功的条件,如果不尊重他人,拿出一副高高在上、盛气凌人的架势来进行说服,那往往都不会达到理想的效果。相反用商量的语气,协调的方式来进行交流,在保证了对方的诉求和自尊的同时,才会更好的实现相互的理解和互助,这样才能更顺利的实现说服他人的目的。

2.实现共情,打消抵触。实现共情,打消抵触是说服他人的保障条件。在常规环境下,一个人想说服另外一个人,彼此在心理上都会产生潜意识上的防范心理,一方面怕不同意,另一方面是不愿意同意,说明没有心理上的接纳,任何方式的说服都不会达到最佳的效果。要想在说服的过程当中,达到理想的成功效果,就必须打消这种心理上的防范意识,这就需要在说服的过程当中体验他人的处境,对说服的对象情绪、情感,要有深层次的体会,能够感受到、理解到、体验到对方的情感要求。这样反复强化才可能使说服对象在潜意识里面形成你是朋友,不是敌人的效果,从而实现情感上的共鸣,提高说服的成功率。

3.换位思考,将心比心。换位思考,将心比心,是说服他人的增值条件。要做到换位思考,首先一定要了解所换的位内容是什么,这样就可以做到知己知彼。当你充分了解到此内容之后,就会站在他人的立场上去考虑问题,去谈论观点,就会给说服的对象一种心理上暗示,时刻感觉是为他的利益着想,这样说服他人的成功率会大大增加。

二、沟通中关于批评的技巧

任何一种制度都不可能没有漏洞,任何一个人也不可能尽善尽美。在学生干部组织日常活动的过程当中,一定会在不同环节中,会有不同的人,出现不同的问题,这时就需要学生干部因地因时地提出一些批评或指出问题的根源。在这个过程当中,既要实现纠正问题的目的,又不影响同学之间的情感与团结,这就要求在批评形式上更注重技巧和方式。

1.守规重则,言辞得当。守规重则,言辞得当是批评他人的基本原则。遵守规章制度,尊重原则规范,才能在批评的过程当中让被批评者认可和信服。批评他人的过程中,对于原则性错误要及时严肃的指出来,在指出的过程当中,言辞一定要得当,既不能夸大事实,也不能够遮遮掩掩,既要实事求是,但又不能咄咄逼人,这样才能保护好被批评者的自尊心,降低抵触情绪产生,进而达到批评的效果,实现纠正的目的。

2.把握分寸,循序渐进。把握分寸,循序渐进是批评他人的基本方法。把握分寸就是要求,批评的时要注意语言环境和背景条件。用良好的语言环境和背景条件,使其谈话内容产生话外之音。在这个过程当中,一定要适时的观察被批评者的情绪和状态。逐渐的深入,逐渐的说明批评起因和缘由。这样对于情感脆弱或自尊心较强的人。不至于使其过度的反弹和产生强烈的不满情绪。在良好的语言聊天背景环境下就可以多用暗示性的语言委婉的表达批评的意思这样在循序渐进的过程当中,既保护了被批评者的自尊心,又能实现批评教育的目的。使其及时发现自己的错误,达到自我反省,自我改正的目的。

3.伺机而动,诙谐劝诫。伺机而动,威胁劝诫,是批评他人的灵活形式。伺机而动,就是要把握好批评的时机。作为学生干部来讲,不能肆无忌惮的不分场合、不分地点的进行批评和指责他人,这样就会有发生类似争吵、肢体冲突等危机事件的可能。在活动的过程当中,如果出现问题需要进行批评指正的时候,在批评话语的表述过程中说话风趣一点,更有利于在欢快的氛围中达到纠正错误的效果。

三、沟通中关于赞美的技巧

在工作的过程当中,人人都渴望被认同、被肯定、被表扬。适时的赞美能让人产生积极愉悦的状态,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能激发出一个人的潜能,能消除相互之间的矛盾和误会,相反虚伪的赞美之词会让人从内心产生一种厌烦和距离感,会影响工作关系的正常发展。因此,要把赞美恰如其分的达到其实际作用,是需要审时度势,真诚以对的。

1.抓住要点,准确表述。抓住要点,准确表述是赞美的关键点。学生干部开展日常活动的过程当中,并不是所有的环节点都会出现显著的工作成效,也并不是所有的活动结果都具有轰轰烈烈的影响效应。这时就需要我们在流程当中发现他人的闪光点,并抓住这些闪光点进行准确、有力、详实的赞美,赞美之词越贴近被表扬对象的工作实际,也就越说明你对他的工作越了解,也看见了对方的努力和付出,让被表扬者感到你的真诚和可信。相反,如果敷衍了事,蜻蜓点水会让对方产生抵触或猜忌的想法,会影响整个团队关系的建设和个人品牌的树立。

2.锦上添花,真情表达。锦上添花,真情表达是赞美的闪光点。赞美之意,出发点就应该建立在已经创立了一定成绩的基础之上,才可以激发赞美的爆发点。才能表达出准确的、合理的赞许,会激发完成人对自己成果的信心。相反,那些在努力过程当中还没有取得一定明显成效的人当中,他们也更需要赞美之言,要从他工作的实际出发,真情表达,不能让他感觉对他的鼓励是刻意而为之,因为这个时候他接受到你的表扬之后,他的自信心和努力进取的这种信念会更加的增强,就更容易获得成功,得到收获。

3.适可而止,润物无声。适可而止,润物无声是赞美的结合点。赞美之词要选择好时机,做到合乎时宜,适可而止,才能真正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学生干部要学会捕捉时机,充分肯定他人的工作,在一项工作的初始阶段的赞美会激励对方努力做出成绩,工作过程当中的赞美可以增强完成工作的决心,工作完结时的赞美可以让完成人对自己的工作更加的充满自信。抓住时机适时的进行赞美,就一定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沟通中关于鼓励的技巧

鼓励是一种美德,一句负面的话,可能会刺伤一个人的心灵与身体,甚至毁灭一个人的未来,而一句鼓励的话,也可能会改变一个人的观念与行为甚至改变一个人的前途与命运,学生干部要充分的认识到。当身边同学因失误和或困惑感到迷茫和情绪低落的时候,他们往往需要的就是鼓励,及时的鼓励就会使团队的战斗力更加强大。

1.耐心倾听,有效反馈。耐心倾听,有效反馈是鼓励的前提条件。任何人在遭遇到困难与挫折时,往往都会感到郁闷与失落,有的甚至出现悲观厌世的念头,学生干部遇到这种情况应主动介入,耐心倾听其讲述自己的故事,了解整个事情的原委,这样既可以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进而愿意与你交谈,让你分担他的痛苦,同时也让你能充分的了解,便于有效鼓励,进而解决问题。

2.真诚友善,平易近人。真诚友善,平易近人是鼓励的基本条件。为人真诚、待人友善、平易近人,是人与人之间建立良性沟通的前提,在鼓励他人时说话要切合班情、系情、校情,不要许诺画饼,夸大事实现状,要让同学明白你是实实在在的关心他,你的鼓励是真诚的,你随时准备以实际行动来帮助他。

3.楷模引路,身正为范。楷模引路,身正为范是鼓励的有效方法。楷模的力量是无穷的,我们在鼓励他人的时候,要根据受鼓励者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选取身边榜样和成功的事例来鞭策鼓励他,让他重树信心,战胜自我,尽快克服困难,走出低谷。同样作为学生干部,一定要做到身正为范要求,或者鼓励他人做到的事情自己要先做到,这样的话你才能发挥朋辈效应,才能发挥出旗帜标杆的效应,才能引领组织带动身边同学进一步的成长提升。

五、沟通中关于新媒体运用的技巧

新媒体技术不仅为高校学生干部开展工作提供了良好平台,同时也为高校学生干部树立形象提供了新的平台。新媒体现已成为高校大学生学习生活人际交往的互动平台,学生干部要重视新媒体平台的作用和价值,要善于发挥新媒体平台在自身工作开展和形象树立中的作用,利用好新媒体平台,提高自身工作的有效性以及建立良好干部形象。

1.搭建平台,增强引导。搭建平台,增强引导是运用新媒体技术的基础。学生干部搭建运用好新媒体平台,能够第一时间将相关工作任务和思想传达给广大同学,能够让大学生在行为上和思想上与院校组织层保持一致,可以将班级、院系集体日常活动信息和各种通知、班级优秀评选等传递给每一个学生,有利于加强学生间的凝聚力和归属感,使得学生们自主配合和支持高校学生干部的工作。

2.传播增速,促进工作。传播增速,促进工作是新媒体技术的特点。相对传统的报纸、广播杂志等大众媒介,新媒体技术可以以最快的速度传播社会信息,以及实现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交流。学生干部可以借助新媒体技术创建移动课堂,利用各种与教育相关的APP等手机平台调动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大学生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获取知识和传播信息的速度。学生干部可以通过新媒体新媒体技术创新学生活动的载体,打破传统的学生活动模式,让学生更加积极踊跃的参与到校园活动中来。

3.树立形象,引领思潮。树立形象,引领思潮是新媒体技术应用的目标。广大学生干部可以通过QQ、微信、微博、抖音、b站等各种网络交流平台,包括学生干部个人微信朋友圈,QQ空间等宣传自身良好形象,将学生干部的精神面貌,工作职责,服务内容等传达给每名同学。可以在新媒体平台上与同学们交流兴趣爱好,交流时事热点,交流班级建设意见以及日常生活当中共同拥有的话题,这样可以进一步加强和同学之间的情感交流,拉近与同学之间的情感距离,增进与学生之间的情感契合度,学生干部还可以借助新媒体平台传播正能量,树立自身榜样的形象,树立良好的干部形象,起到带头示范的作用。  (来源:高校思政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