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今日,我们迎来二十四节气中第二十二个节气——冬至在北风呼啸、白雪皑皑中,万物期待着新一轮生命的循环。以五天为一候。古人将冬至分为三候,“一候蚯蚓结,二候麋角解,三候水泉动”冬至之时,阴气仍强盛。土中的蚯蚓还在蜷缩着身体。麋感阴气渐退而解角。随着阳气渐升,山中的泉水开始流动。
作为反映太阳光直射运动的节气。冬至有“日南至”之称。在冬至这天,太阳南行到极致,太阳光直射南回归线。自冬至这天起太阳直射点往北回返。冬至之后,太阳高度回升,北半球各地白昼逐日增长。冬至过后,全国各地都将进入最寒冷的阶段,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进九”和“数九寒天”。“数九”即从冬至日算起,以九天为一个单位,依此类推,数九一直数到“九九”八十一天,“九尽桃花开”此时寒气已尽,迎来春暖花开。
《嘉兴府志》记载,“冬至祀先,冠盖相贺,如元旦仪”。在古代民间,有“冬至大如年”之说。古人把冬至当作一个较大的节日,而且有庆贺冬至的习俗,在我国北方许多地区,人们认为饺子有“消寒”之意。每年冬至日都有吃饺子的习俗,在江南地区,人们习惯吃汤圆,“圆”意味着“团圆”“圆满”。在冬至吃汤圆又被称为“冬至圆”。而在南方一些地区,尤其是两广地区,冬至日则要吃晒制好的烧腊,寓意加菜添岁。
冬至日的白昼虽短,但温度并不是最低,因地表尚有积热,冬至之前不会很冷,真正寒冬是在冬至之后。“一岁之气,始于冬至”冬至正是调养身体的好时节,保持充足睡眠、适度运动,注意通风换气、保持心情愉悦等方法,都是冬至日养生的小技巧。
冬至,这一天太阳几乎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各地白昼时间是一年中最短的,冬至之后白昼时间日渐增长。
冬至,冬至日后地表热量积蓄越来越少,一年中最冷的“数九寒天”到来,须经九九八十一天,方能春回大地。
冬至,古人认为冬至节气是计算我国二十四节气的起点。因此冬至一到,新年就在眼前。所以,古人认为冬至的重要程度,并不亚于新年。
冬至,冬至时节,人体需要足够的能量来御寒,肉类富含优质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和钙等营养成分,是进补佳品,但应与谷物、果蔬等合理搭配。
随着严寒的到来,人体血管收缩加剧,心脏病和高血压患者病情往往加重,老年基础病患者要做好全身防寒保暖,如感不适,要及时就医。
今天冬至,您吃饺子还是汤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