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学习

专题学习

当前位置: 部门首页 >> 专题学习 >> 正文

阐明中国道路的深厚文化底蕴

发布日期:2022-06-10    作者:      点击: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指出,在五千多年漫长文明发展史中,中国人民创造了璀璨夺目的中华文明,为人类文明进步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要把中华文明起源研究同中华文明特质和形态等重大问题研究紧密结合起来,深入研究阐释中华文明起源所昭示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发展路向和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演进格局,研究阐释中华文明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精神特质和发展形态,阐明中国道路的深厚文化底蕴。五千多年的中华文明史,孕育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独特的发展路向和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演进格局,塑造了中国人独有的精神特质和发展形态。

  近代以来,面对西方现代文明全球扩张的冲击与挑战,中国不得不开启现代化的探索,并经由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与时代化,在五千年中华文明与五百年现代文明的碰撞对话中,探寻和找到了社会主义的、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开创了人类文明新形态。

  可以说,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是深深植根于中华文明沃土、内蕴中华文明禀赋、延续中华文明血脉的现代化道路。推进这条道路的探索发展,必须要从其文明源头开始,不断深入阐明这条道路的深厚文化底蕴,不断增强这条道路的历史自觉,坚定这条道路的文化自信。

  首先,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但中华传统文化并不必然就与现代文明接轨,成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文化和文明根基。在这一历史过程中,必须以对现代文明内在发展规律有深刻洞悉和本质把握的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通过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和时代化,通过立足中国实际并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的中国共产党人的持续不懈的理论与实践探索,才能从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发展的实际需要出发,甄别出哪些是适应时代要求、满足时代需要并能彰显中国特色、突出中国优势的“优秀”传统文化;才能推进这些优秀传统文化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相结合,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从而既展示出中华民族的独特精神标识,又能更好地构筑起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奠定和夯实深厚文明根基。

  其次,必须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融会贯通,构筑和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整体自信。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承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血脉,同时,又是在与现代文明的对话中,在中国现代化实践的反复比较、不断探索中生成,是具有社会主义根本价值旨归和根本属性的现代化。在现代化道路的探索生成中不可避免地形塑了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一方面,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基于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探索发展,本身就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彼此关联、相互贯通。今天,传承弘扬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都不可避免地需要也能够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寻找到源头活水。另一方面,一个民族的文化是一个有机整体,既有传统文化也有当代文化。文化自信,是一个包括对中国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内的自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也必须要与革命文化特别是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立足中国实践的生成成长相契合、相一致,以此才能在文化和文明的不断更新再造中赓续生命,才能树立起真正的历史自信,坚定真正的文化自信,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提供最根本的价值支撑与最强劲的精神驱动。

  最后,必须坚持文明交流互鉴。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中华文明自古就以开放包容闻名于世,在同其他文明的交流互鉴中不断焕发新的生命力。今天,作为承载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深厚文化底蕴和有力文明根基的中华文明,更需要在现代化的框架下,在全球化的视野中,去加强与不同文明的对话、交流。这就要求我们既要以宽广的胸怀理解不同文明对价值内涵的多样认识,以平等的态度尊重不同国家人民对自身发展道路的探索选择,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以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以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中国智慧,作出中国贡献;又要不断学习,不断实践,努力提升讲好中华文明故事、传播中华文化的能力,向世界更好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促使世界进一步读懂中国、读懂中国人民、读懂中国共产党、读懂中华民族,为促进中国与世界携手实现共同发展、共赢发展,发挥作用,贡献力量。同时,还要立足中国大地,在文明的交汇交融中不断反思自身文明的特质,发掘自身文明的根性,丰富自身文明的内涵,提升自身文明的境界,强化自身文明的认同,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为继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探索发展提供强大的心理依凭与强有力的文化凝聚。


来源:光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