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5日,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陈冬、刘洋、蔡旭三位航天员在浩瀚的宇宙之中开启为期6个月的太空之旅,再次刷新航天事业中国高度。
正是:“航天儿女多奇志,个个争先,我也争先,还建新宇天庭间。”作为年轻的基层干部,我们也当坚定理想信念,弘扬“航天”精神;踔厉奋发,击鼓催征驭青春“方舟”;笃行不怠,以要与天公“试比高”的气度扬一流“鸿鹄志”,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直挂云帆济沧海”。
坚信“革命理想高于天”,矢志不渝,向指引方向的“灯塔”看齐。千百年来,无数文人骚客写下诸如“揽慧星以为旍兮,举斗柄以为麾”“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等诗文,诉说对宇宙的浪漫想象与无限遐想。如今,航天人们以坚定的信念、高昂的爱国之情和强烈的责任担当,闯关夺隘攻克一项项技术难题,推动航天事业从无到有、从弱变强,从“东方红一号”到“北斗”造访苍穹,还实现“天宫”览胜、“嫦娥”奔月、“祝融”探火、“羲和”探日,“神舟”飞天等一系列航天工程。作为年轻基层干部,也当学习航天科学家们不惧困难、潜心钻研的恒心和毅力,学习航天员们每一次出任务前立下“生死状”的奉献与坚守,深刻汲取“航天精神”养分,永葆“党和人民事业高于一切”初心,在基层工作一线,能够胸怀大局、协同攻坚、集智攻关,以科技创新之手段促进产业发展,以真心和实干托底为人民群众服务,用实际行动在中国新时代新征程中谱写发展事业壮丽篇章。
做到“衣带渐宽终不悔”,踔厉奋发,驾驭好青春的“神舟”起航。“惟其艰难,方显勇毅;惟其磨砺,始得玉成。”之所以能够让航天器遨游太空、宇航员漫步星际,是因为这背后有无数航天科研工作者们默默坚守在戈壁荒原上、风餐露宿于深山峡谷里,艰苦奋斗、创新钻研,有无数宇宙航天员们以舍小家为大家的果决,坚持重复着十年如一日的备飞训练,踔厉奋发、永不言弃。我们中国航天精神,也正是扎根于这斗转星移而矢志不移的奋斗实践之中。作为年轻干部,我们沉在最基层干在第一线,虽然环境艰苦、工作繁杂,但为了能够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助推社会绿色经济高质量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一定要做好吃得了苦、扛得住压的准备,以“衣带渐宽终不悔”的坚持涵养“千磨万击还坚劲”的奋斗精神,在工作中“逢山开路、遇水搭桥”,进而锻造出抵御艰难险阻的“钢筋铁骨”,脚踏实地、辛勤耕耘好党和人民这片“事业田”,使“岁物丰成”。
敢于“九天揽月摘星辰”,笃行不怠,扬逐梦青春的“风帆”前进。空间站建造、火星计划、月球采样……在未来,中国航天人们对太空探索将无止境,将持续不休“筑梦星河”,会坚持拿出敢为天下先的勇气,啃下高精尖技术领域硬骨头,扎实推进空间环境、空间生命、空间物理等科学研究,在空间站功能拓展、空间科学与应用、中外航天员联合飞行和技术成果转化等领域中开展更加深入的国际合作,进而在璀璨星空中不断刷新中国高度,继续迈出坚定的中国步伐,甚至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方面贡献出更多中国智慧。“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如今,年轻的基层干部们正处于前所未有的变革时代,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实现共同富裕,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把我们的国家建设得更加繁荣富强是我们肩上的责任和担当,必须以“著鞭跨马涉远道”的创新精神淬炼“敢为人先”的气魄,始终坚持常创常新、敢闯敢试、锐意进取,砥砺探索基层治理新路子,不断开创农村致富增收新局面,同时能够把握住工作主动权,永立在时代潮头,扬起“风帆”赋能逐梦航速。
来源:共产党员网来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