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学习

专题学习

当前位置: 部门首页 >> 专题学习 >> 正文

不断推动高校思政工作高质量发展

发布日期:2023-06-09    作者:      点击: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高等教育要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心怀‘国之大者’,把握大势,敢于担当,善于作为,为服务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贡献力量。”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高校要始终心怀“国之大者”,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使命,以大视野把握发展方向、以大格局构建工作体系、以大情怀打造工作队伍、以大作为培养时代新人,不断推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高质量发展。

以大视野把握正确发展方向。办学方向事关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当前,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一方面,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历史潮流不可阻挡,人心所向、大势所趋决定了人类前途终归光明。另一方面,恃强凌弱、巧取豪夺、零和博弈等霸权霸道霸凌行径危害深重,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为主导国际话语权,对我国实施的意识形态领域斗争愈演愈烈。从国内形势来看,我国已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既要看到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又要看到国内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需要解决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这一现状。因此,要推动思想政治工作高质量发展,必须深刻分析国际国内发展大势,用“国之大者”的大视野把握发展方向,站在国之大计、党之大计的高度,用全面、辩证、长远的眼光看问题,积极探索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发展新路径。

以大格局建构高质量思政工作体系。构建高质量思想政治工作体系,既是高等教育立德树人的内在要求,也顺应了新时代人才培养的发展趋势。要完善育人全要素的内容体系,具体而言,就是加强政治引领,强化价值引导,建好理论武装体系;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建好学科教学体系;深化社会实践、校园文化、网络育人,建好日常教育体系;提高管理服务水平,推动“一站式”学生社区管理模式建设,建好管理服务体系;强化政治安全,筑牢安全防线,建好安全稳定体系;打造高素质思想政治工作和党务工作队伍,建好队伍建设体系;健全科学测评和督导问责机制,建好评估督导体系。同时,构建学校、家庭、社会联动机制,充分调动全社会力量和资源,充分发挥思政课程主课堂、课程思政全课堂、社会大课堂功能,形成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大格局,教育引导学生立鸿鹄志、做奋斗者,切实把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落实到行动上,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

以大情怀打造高素质思政工作队伍。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对教师来说,想把学生培养成什么样的人,自己首先就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要有大境界、大胸怀,努力做精于“传道授业解惑”的“经师”和“人师”统一者,始终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忠诚于党和人民教育事业,以强烈的历史主动精神扛起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重任。要秉持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自觉,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不断提高自身道德修养,以模范行为影响和带动学生,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大先生。要做到严爱相济、润己泽人,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把握青年学生的特点、了解青年成长的痛点、掌握青年发展的难点,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教书育人规律、学生成长规律,用细致入微的思想政治教育感化学生,用科学的方法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要拥有扎实学识,以更加全面的知识储备、更具青年化色彩的话语体系、更加聚焦的研究领域,引领青年学生成长成才。

以大作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是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的具体指向,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制度性安排。要把握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要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用好红色资源,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深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要扎实推进“五育融合”,以“德育铸魂”引领成长,引导学生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以“智育固本”夯实基础,引导学生长知识、强本领、重创新;以“体育强健”厚筑保障,引导学生健体魄、强精神、锻身心;以“美育浸润”升华境界,引导学生认识美、发现美、鉴别美;以“劳育淬炼”砥砺心智,引导学生懂劳动、愿劳动、爱劳动,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不懈奋斗。

  来源:学习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