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学习

专题学习

当前位置: 部门首页 >> 专题学习 >> 正文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世界政治发展史上的全新政治制度

发布日期:2022-03-18    作者:      点击: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实践中,创造、坚持与完善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世界政治发展史上的全新政治制度,它坚持人民至上的全新价值取向,体现了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高度统一的全新本质,实现了保障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全新功能。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体现了人民至上的价值取向

  西方议会制度体现的是资本至上的价值取向,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超越西方议会制度,体现了人民至上的价值取向。这一全新价值取向具体地、现实地体现在它与政党的关系和人员构成上。

  西方议会制度体现的是资本至上的价值取向。在与政党关系上,西方政党产生于议会内部,议会是政党从事政治活动的核心场所。现代议会制度是资产阶级革命胜利后为维护资产阶级利益而建立起来的。不同的利益集团代表因政治主张的不同,在议会内部斗争中形成政党;不同政党在议会中从事政治活动,谋取本集团的利益。但不论是哪个政党,不论其具体主张有何不同,其代表的根本利益都是资产阶级利益。在人员构成上,西方议员是金钱的代表。西方议员在年龄、国籍、居住地以及资金等方面有大量显性和隐性的资格门槛,想要成为议员,必须具有足够的金钱。同时,西方议员职业化使得议员本身已成为一个脱离人民的特殊利益集团。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体现了人民至上的价值取向。在与政党关系上,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建立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在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中探索能够真正实现人民民主的国家制度,创建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从来不代表任何利益集团、任何权势团体、任何特权阶层利益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坚持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最大限度保障人民当家作主。在代表性质上,人大代表是人民的代表。除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同时,人大代表非职业化确保其永远来自人民、代表人民,永不脱离人民群众。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实现了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高度统一

  西方议会制度是资产阶级政党统治人民的工具,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超越西方议会制度,实现了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高度统一。这一全新本质具体地、现实地体现在所有制基础、制度设计理念、法律性质上。

  西方议会制度是资产阶级政党统治人民的工具。在所有制上,西方议会制度建立在生产资料私有制基础上,资产阶级作为剥削阶级通过议会制度将统治阶级意志国家化、合法化,实现对人民的统治。在制度设计理念上,西方议会制度基于个人主义形成分权制衡理念,人民主权被分割为不同的权力,立法权与行政权、司法权互相独立、互相制衡,表面上平等地选举议员,通过所谓轮流执政机制形成“全民的”“平等的”“民主的”假象,模糊了阶级的本质,议会成为资本的游戏、资产阶级的专利。通过这些制度设计,人民被排除在主权之外。在法律性质上,西方议会制度产生的法律体系根本上是维护资产阶级的利益。资产阶级通过剥削实现“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的资本原始积累之后,为了维护和扩大自己的既得利益,通过议会这一法定程序,确立了资本主义法律体系,以法律的名义确立了对劳动人民的剥削关系。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实现了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高度统一。在所有制基础上,人民代表大会建立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上,从根本上消除了导致资本主义民主落后性的根源,人民把国家和民族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把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通过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使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上升为国家意志、人民意志。在制度设计理念上,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基于集体主义形成分工合作理念。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产生行政机关、监察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实行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合理分工又相互协调,在制度上保障了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高度统一。在法律性质上,人民代表大会不断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党领导人民制定和实施宪法和法律,又带头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一切依靠人民、一切为了人民、一切服务人民,实现了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高度统一。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实现我国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制度载体

  西方议会制度是西方推行虚假民主的制度保障,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超越西方议会制度,是实现我国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制度载体。这一全新功能具体地、现实地体现在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各方面。

  西方议会制度是西方推行虚假民主的制度保障。西方议会制度无法保障民主选举的真实性。西方议会与行政机关、司法机关是分权与制衡的关系,选民只选举议员,在某些国家可以选举总统,但以总统为核心的行政系统只对总统负责,司法机关更是与选举无关。西方议会制度无法保障民主协商。多党轮流执政、议会内多数党少数党不断变换的制度设计,使得西方协商民主只停留在口头上、理论中、思辨里,在实践中成为吵架政治、否决政治、分裂政治。西方议会制度无法保障民主决策的科学性。利益集团和寡头在西方政治决策中起着重要作用,他们在议会和政府内寻找自己的代言人,游说议员、施压政府,推动有利于自身的决策,使得政府决策要么不符合人民的利益、要么恶性博弈效率低下。西方议会制度无法保障民主管理的有效性。在“选票就是一切”的制度激励下,西方国家的任何管理治理均是为了赢得选票,无原则无差别的反对成为国家治理中的常态,国家利益、人民利益被搁置在旁。西方议会制度无法保障民主监督的时效性。西方民众拥有的只有竞选时政客天花乱坠的口号,竞选后就毫无发言权。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实现我国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制度载体。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切实保障民主选举。改革开放以来,在中国先后进行的县乡级人大代表直接选举中,选民参选率均保持在90%左右。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切实保障民主协商。人民通过选举、投票行使权利和人民内部各方面在重大决策之前进行充分协商,尽可能就共同性问题取得一致意见,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的两种重要形式,共同构成了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制度特点和优势。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切实保障民主决策。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坚持民主集中制,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由民主选举产生,代表人民的利益和意志,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下的民主实践及相关制度安排,贯穿公共决策的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保证了民主决策既符合人民利益,又统一高效。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切实保障民主管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有力支撑。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坚持和完善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把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切实保障民主监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原则和制度设计的基本要求,就是任何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权力都要受到监督和制约。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开展监督,确保了行政权、监察权、审判权、检察权依法正确行使。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根本政治制度,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的伟大创造,是世界政治发展史上的全新政治制度。我们要增强制度自信,不断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党和国家兴旺发达、长治久安提供更加完善的制度保障,为人类政治文明作出更大的贡献。

  (作者分别系四川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西南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西南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本文系四川省社科规划重大项目“全人类共同价值理论与实践研究”〔编号: SC21ZDYZ008〕阶段性成果)



来源:党建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