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学习

专题学习

当前位置: 部门首页 >> 专题学习 >> 正文

走访慰问要戒“虚”务“实”

发布日期:2022-01-03    作者:      点击:

  近日,中共中央组织部下发通知,要求各级党组织在元旦春节期间开展走访慰问生活困难党员、老党员、老干部活动。开展走访慰问活动是我党的优良传统,是传递党中央的关怀和各级党组织温暖的有力举措,党员干部要按照党中央要求,以戒“虚”务“实”的扎实举措抓好走访慰问工作,真正将这项“暖心工程”落到实处,不断增强我党的凝聚力、战斗力、向心力。

  走访慰问必须亲临慰问对象家中,脚步一定要“走”到。在实际工作中,个别党员干部“雷声大雨点小”,热衷于虚张声势,往往是象征性地走访一部分,拍照留证做个资料了事,不愿意一步一步、一家一家地走,把余下的慰问任务安排给基层干部去完成。这样的走访慰问,实质就是典型的懒政怠政行为,是工作作风不实的表现。为此,党员干部要以脚踏实地的作风,有针对性地作好计划,列好清单,确保“实打实”地把走访慰问对象全部“走”到家、走到位。

  走访慰问要把“访”的过程体现出来。要通过与慰问对象面对面交流和沟通的“访”,切实把来意说明白,把意义讲清楚,把情况摸透彻,在此基础上核实基本情况、了解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然而在实际工作中,个别党员干部到了慰问对象家中,把慰问金和物品一放,没说几句话就匆匆而去,对方具体什么情况基本不知道。这种“访”,貌似每一家都到场了,但实质却是一种弄虚作假的作风,效果无从体现。为此,党员干部要与慰问对象坐在同一条板凳上,设身处地为对方着想,在实事求是地与对方拉家常的过程中,把党的温暖传递到每一个慰问对象心坎上。

  走访慰问绝不是简单地跑一趟、完成送钱送物的差事,而是为了让对方充分感受党的关怀。而实际工作中,个别党员干部在走访慰问时与对方对话缺乏针对性和应有的温度,如同“背台词”一样跟人说话,令人感受到的是冷冰冰的虚情假意。实际上,走访慰问就是要通过真心实意地“慰”,不仅要把慰问金、慰问品送到对方手里,还得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取得的伟大成就和历史经验宣传到位,让对方发自内心地感受到党的伟大,从而更加坚定地一辈子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始终保持坚定的信仰和立场。

  走访慰问,关键是要做好“问”的文章。要通过与慰问对象心贴心地交流,提升“问”的效果,那种只顾自己开口讲,不顾对方感受,或不想让别人开口说话的现象,是听不到什么“掏心窝子话”的,“问”的环节就无从体现。为此,党员干部要心平气和,通过实实在在地“问”,了解对方的所思所盼所想,力所能及地帮助解决;要通过推心置腹地“问”,在听牢骚、听“怪话”中掌握工作中还存在的短板和弱项;要通过谦虚好学地“问”,耐心听取老党员、老干部的工作经验和意见建议,从而取得“真经”,增长才干,以利于更好地开展工作。




                                                          来源:共产党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