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学习

专题学习

当前位置: 部门首页 >> 专题学习 >> 正文

共同富裕助力中国跨越三大“陷阱”

发布日期:2021-12-22    作者:      点击:

    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我们党在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战胜绝对贫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要完成的重要的战略任务。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断前进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当下,作为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共同富裕将成为助力我国高质量应对以三大“陷阱”为代表的各类挑战的关键。

  “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的富裕,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不是少数人的富裕,也不是整齐划一的平均主义,要分阶段促进共同富裕。”扎实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上的重要体现,更是人民至上理念在我们党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过程中的深入落实。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是中国共产党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建党百年来,我们党经历无数艰难险阻,由胜利走向胜利,靠的就是千千万万党员的忠诚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2014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省兰考县委常委扩大会议上的讲话中,意味深长地提到“塔西佗陷阱”,指出“古罗马历史学家塔西佗提出了一个理论,说当公权力失去公信力时,无论发表什么言论、无论做什么事,社会都会给以负面评价。这就是‘塔西佗陷阱’。我们当然没有走到这一步,但存在的问题也不谓不严重,必须下大气力加以解决。”当世界多国备受“塔西佗陷阱”阴影困扰之际,中国却依靠坚持走群众路线、不断提升政府公信力,取得举世瞩目的优异成绩。世界知名咨询公司爱德曼2020年发布的一份信任度调查报告显示,中国民众对中国政府的信任度达95%,在受访国家中排名第一。以十九届六中全会为新起点,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的共同富裕,将进一步深刻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不断加强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使广大人民群众从经济社会发展中得到更多实惠,持续增强人民群众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感、自豪感和融入感,在各种复杂局面和风险挑战中形成持久合力,共同跨越“塔西佗陷阱”。 

  “中等收入陷阱”是世界银行2007年提出的一个形象化概念,指不少中等收入经济体长期停留在这一阶段,原有增长机制和发展模式矛盾显露,原有发展优势渐渐消失,迟迟不能进入高收入经济体行列。2014年11月10日,习近平主席在北京出席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同工商咨询理事会代表对话会时表示:“对中国而言,‘中等收入陷阱’过是肯定要过去的,关键是什么时候迈过去、迈过去以后如何更好向前发展。”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我国居民收入水平保持较快增长,不断迈上新台阶,实现了从低收入国家向中低收入国家、再到中高收入国家的跃升。2020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了101.6万亿元人民币,历史上首次突破100万亿。2020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连续两年超过1万美元,稳居中等偏上收入国家行列,与高收入国家发展的差距继续缩小。以十九届六中全会为新起点,兼备发展性、共享性和可持续性的共同富裕,将从城乡、区域、行业、收入等方面进一步提高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和包容性,推动形成更富活力、创新力、竞争力的经济高质量发展路径和模式,在推动国民经济总量持续快速增长的同时,进一步优化收入分配格局,让更多人的“钱袋子”鼓起来,构建起效率与公平兼具、发展与贡献并举的高质量发展图景,以创新驱动与财富驱动叠加发力,全面激发全社会勤劳创新致富的巨大潜能,在高质量发展中实现全体人民携手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来源:党建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