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团圆月,中秋佳节有“廉”欢。对于党员干部来说,中秋既是佳节,也是一道绕不过的“加试题”,面对“礼尚往来”的传统,容易碰到打着人情幌子送礼的“陷阱”。党员干部要时刻握紧廉洁尺、常怀纯粹心、念好修身诀,拿出过好“廉关”的硬招数,交出过节“满分卷”。
握紧“廉洁尺”,自会守得云开见月明。无规矩,不成方圆。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容易成为一些人动“歪心思”的对象,面对“糖衣炮弹”“围猎机关”,只有手中紧握廉洁纪律的戒尺,高悬不落,时刻提醒自己“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才能保持清醒头脑,避免陷入“物欲缠身”“人情腐败”的泥淖。党员干部每逢佳节要打起“十二分精神”,将行为准则、条例规定当作送给自己的第一份“节日礼物”,拧紧精神源头“廉洁阀”,清晰明辨是和非、正和反,正确处理好公与私、义与利的关系,守牢为官做人的“底线”。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党员干部要始终摆正自己的位置,将群众装在心里,将责任扛在肩上,立足工作实际,把群众的实事办好、好事办实,不让职责“挂空挡”,不让承诺“空放炮”,自会获得比金杯银杯更宝贵的“群众口碑”。
常怀“纯粹心”,自能留下清白在人间。一品青莲若为官,光风霁月伴清廉。古人常以“一品青莲”来高度赞扬为官清廉者,不仅是因“莲”与“廉”谐音,更因气质相同、气度相仿、内涵相似,党员干部要以古代先贤为镜,廉洁修身,做到“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用党性筑牢思想防线。要坚持把理想信念、党风党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作为“必修课”,并时常“温故而知新”,不断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使守纪律、明底线成为一种行动自觉,时刻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政治上的坚定来源于理论上的清醒。广大党员干部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坚持常做“政治体检”,常扫“思想灰尘”,守住艰苦与清贫,抵住金钱与诱惑,不为名利失心、物质蚀心,真正做到“心不动于微利之诱,目不眩于五色之惑”,争做忠诚干净担当的好干部。
念好“修身诀”,自留一身正气满乾坤。物必先腐,而后虫生。但“腐”往往一开始是由侵蚀开始,一些小恩小惠小礼物,披着“不拘小节”的外衣,再加上“没什么大不了”“就是一顿饭”“无所谓”等话语助攻,有的党员干部就产生麻痹思想,逐渐推开“心门”。殊不知,一旦量变成为质变,最后即使幡然醒悟也追悔莫及,为时已晚。党员干部只有牢记“堤溃蚁孔,气泄针芒”的教训,常用反面典型警醒自己,每日“三省吾身”,才能做到慎终如始、慎始如终。行之以躬,不言而信。领导干部作为“关键少数”,发挥着“领头羊”“榜样标杆”作用,要以身作则,挺直腰杆、竖起脊梁,以“躬身实干,不求闻达”的精神,扎实干事、艰苦创业,用“打铁必须自身硬”的韧劲营造出“上安下顺,弊绝风清”的良好氛围。
来源:共产党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