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学习

专题学习

当前位置: 部门首页 >> 专题学习 >> 正文

正确处理好活力与秩序的关系

发布日期:2023-03-24    作者:      点击:

活力与秩序的关系,是各国在推进现代化进程中需要处理好的难题。活力与秩序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活力是指旺盛的生命力,代表着社会创造力的竞相迸发与个人潜力的充分发挥,主要体现为社会发展;而秩序则是指有条理、不混乱的状况,代表着有序与稳定,主要体现为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中国式现代化应当实现,而且能够实现活而不乱、活而有序的开云线上平台(中国集团)官方网站平衡。一方面,要充分激发全社会创造活力,推进社会发展;另一方面,更要确保社会稳定、有序和健康发展,确保国家安全。

中国式现代化要充满活力必须坚持以发展为第一要务

我们要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不断增强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为实现更高水平、更高层次的安全提供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一是中国式现代化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根本遵循。二是中国式现代化要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党的领导直接关系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性质、根本方向、前途命运、最终成败,只有毫不动摇坚持党的领导,中国式现代化才能前景光明、繁荣兴盛;否则就会偏离航向、丧失灵魂,甚至犯颠覆性错误。因此,党的领导确保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活力,激发了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强劲动力。三是中国式现代化要有战略支撑。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新型城镇化战略、自由贸易试验区提升战略、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人口发展战略、全面节约战略、就业优先战略等一系列重大战略,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坚实战略支撑。四是中国式现代化需要完善的制度保障、坚实的物质基础和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本制度、基本制度和重要制度构成的制度体系的完备与健全,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保障,是中国式现代化活力的有力依托。新时代以来,我国经济实力实现历史性跃升,国内生产总值从54万亿元增长到121万亿元,稳居世界第二位,这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同样,中国人民的前进动力更加强大、奋斗精神更加昂扬、必胜信念更加坚定,焕发出更为强烈的历史自觉和历史主动精神,这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更为强大的精神力量。五是中国式现代化需要深化各方面体制机制改革。中国式现代化要充满活力,必须深化改革。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深入推进改革创新,着力破解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要深化党和国家机构、国资国企、要素市场化、金融体制、农村土地制度、科技体制、人才发展体制机制、行政执法体制、文化体制、医药卫生体制、集体林权制度等一系列改革,这充分激发了全社会的创造活力,促进了中国式现代化。

中国式现代化要健康有序就必须保证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

国家安全是民族复兴的根基,社会稳定是国家强盛的前提。要把保证国家安全作为头等大事,增强忧患意识,做到居安思危,对外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对内维护政治安全和社会稳定,把国家发展建立在更加安全、更为可靠的基础之上,保障中国式现代化的活力。对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统筹发展和安全,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健全国家安全体系,增强维护国家安全能力,坚定维护国家政权安全、制度安全、意识形态安全和重点领域安全。”一是维护人民安全。民为邦本,本固邦宁。人民安全主要是指人民的生命和财产等方面的安全,它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国家安全上的重要体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国家安全要“以人民安全为宗旨”,强调“人民安全是国家安全的基石”,这是对人民安全在国家安全体系中的科学定位。维护人民安全,就是要保障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保障人民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保障人民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保障中国公民的海外安全等。二是维护国家政治安全。政治安全是指国家主权、政权、政治制度、政治秩序以及意识形态等方面免受威胁、侵犯、颠覆、破坏的客观状态。政治安全是国家安全的根本,其核心是政权安全、制度安全和意识形态安全。维护国家政治安全,就是要维护党的领导和执政地位,维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健全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体系,防范化解政治领域重大风险,巩固和发展生动活泼、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三是维护经济安全。经济安全是为人民经济生活提供的各种安全保障,是国家安全的基础。维护国家安全,就是要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保障经济平稳持续高质量发展,增强抵御内外各种冲击与威胁的能力,确保国家重大经济利益不受损害。四是维护军事科技文化社会安全。军事、科技、文化、社会安全是国家安全的保障。军事安全主要是指国防和军队建设领域内的安全,是国家安全的最后防线。维护军事安全,就是要坚持以习近平强军思想为指导,贯彻新时代军事战略方针,坚持走中国特色强军之路,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科技安全主要是指科技自身安全和科技支撑保障相关领域的安全,是国家安全的支撑。维护科技安全,就是要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文化安全主要指一个国家文化免于威胁和危险的状态以及保持文化安全状态的能力,是国家安全的重要保障。维护文化安全,就是要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坚定文化自信,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社会安全不仅事关每个社会成员切身利益,也事关国家发展和社会稳定。维护社会安全必须完善分配制度,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五是促进国际安全。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围绕“世界需要什么样的安全理念、各国怎样实现共同安全”这一时代课题,提出促进国际安全的重要论断,为应对国际安全挑战提供了中国方案。中国向世界正式发布的《全球安全倡议概念文件》,系统阐释全球安全倡议的核心理念和原则,回应当前最突出最紧迫的国际安全关切,倡导以团结精神适应深刻调整的国际格局,以共赢思维应对复杂交织的安全挑战,为应对国际安全挑战提供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中国式现代化追求活力和秩序有机统一

活力与秩序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两者相统一是中国式现代化追求的目标,两者从来就不是相互对立的关系,而是有机的统一体。中国式现代化应该既充满活力又拥有良好秩序,呈现出活力和秩序有机统一。一方面,活力是目的。中国式现代化必须保持活力,也就是保持持续高质量发展,这样才能推进党和国家各方面事业迅猛发展,才能增强综合国力,推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进而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并为秩序提供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另一方面,秩序是前提,中国式现代化要持续推进,必须有良好的秩序,必须持续保持稳定。没有秩序,中国式现代化无法推进;没有秩序,中国式现代化取得的成果也无法巩固,整个社会就没有活力。因此,活力和秩序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两个重要支点,活力是中国式现代化的目的,秩序则是确保中国式现代化的前提。正确处理活力与秩序的关系,事关党和国家发展行稳致远的大局和全局。

来源:党建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