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学习

专题学习

当前位置: 部门首页 >> 专题学习 >> 正文

坚定文化自信 扎实推进新时代文化建设

发布日期:2024-05-09    作者:      点击:

  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是顺应时代发展的历史必然。一方面,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发展的攻坚期,人民群众日益复杂的多元文化需求要求文化实现创新发展,并且人民群众强烈的文化自信心与自豪感不断提升,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奠定坚实的群众基础。另一方面,文化是影响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我们需要以高度的文化自信,不断凝聚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精神力量,在世界视野中形成较强的文化软实力。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坚定社会主义文化立场
  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是坚定文化自信的题中之义,是中华民族屹立世界民族之林、实现伟大复兴的重要前提。在世界文化多元激荡的背景下,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步入重要战略机遇期。
  坚定文化自信、坚守社会主义文化立场需要以坚持马克思主义为前提,需要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增强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权和话语权。一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机结合。文化自信不是自说自话、妄自尊大,而是融通了马克思主义这个“魂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个“根脉”,具有深刻的理论逻辑和深厚的文化根基。从理论逻辑看,拥有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指导是我们党坚定信仰信念、把握历史主动的根本所在。从文化根基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基础和源泉,中华文明历经数千年绵延不绝、迭遭忧患而经久不衰,这是人类文明的奇迹,也是我们自信的底气。二者存在深刻的内在联系,这为在多元文化环境中坚守文化自信奠定了重要基础。因此,建设社会主义文化需要兼顾我国的文化传统和国情,遵循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牢牢把握“两个结合”特别是“第二个结合”,从而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奠定理论和文化基础。二是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必须始终坚守社会主义文化立场。价值观是浓缩于文化中并决定其本质的关键因素,核心价值观是国家和民族所依赖的精神纽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精髓,体现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要求,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在思想和精神层面的质的规定性,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和制度的价值表达,在复杂多元的文化环境中,为中国人民坚定社会主义方向、增强文化自信提供精神引领。
  探索构建文化发展机制,营造社会主义文化生态
  社会主义文化内涵丰富,与文化自信相辅相成。新时代背景下,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并非一蹴而就,需要经历潜移默化、长期发展的系统性过程。因此,应立足文化自信,探索构建制度化的文化发展机制,形成体系化的社会主义文化,打造社会主义文化生态。
  一是在内容上,健全创新发展的制度和机制。创新,就是坚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立足新时代伟大实践,把马克思主义的思想精髓和中华文化的精神特质融会贯通起来,始终以“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精神开拓文化建设的新思路、新话语、新机制、新形式,努力创造出接续历史荣光、彰显时代气象的新文化。新时代,我们所追求的文化自信并非盲目的、排外的自信,而是一种秉持开放态度,吸收外来优秀文化,促进外来文化本土化,推动不同文明交流交融的自信,这是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的重要内容。对此,应立足历史与国际文化视野,以现代化的眼光吸收借鉴外来文化中有利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的元素。二是在管理上,完善创新管理的制度和机制。文化自信对人的塑造是润物细无声的。近年来,国家对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力求以高质量发展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在多元化的文化环境中,保障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序传承、保证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有序发展,需要进一步加快推进文化立法、加强文化市场管理,严格抵制不良文化信息,营造积极正向的社会主义文化生态环境,为民众增强文化自信、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提供良好的外部支撑。三是在评价上,构建评价和反馈的制度和机制。在面对复杂多元的文化产品时,应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发展方向和人民的满意度等作为评价准则,将专家评价、群众反馈和市场检验等多个环节紧密结合,以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在评价和反馈中进一步营造社会主义文化生态。
  提高文化国际传播能力,彰显社会主义文化视野
  在国际文化交流背景下,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是在国际视野中增强文化自信的必由之路。立足融通中西的文化交流大背景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必须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传播能力,推进中国故事和中国声音的全球化表达,助力世界各国更加准确地认知社会主义文化的鲜明优势,助力我国人民在国际视野中树立高度的文化自信。
  具体来说,需要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新时代背景下,我们所追求的文化自信是基于中华文化与社会主义文化的文化自信,是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文化自信。因此,在国际文化交流与传播中,应始终坚定中华文化立场。一是要以中华文化为叙事文本。叙事文本主要针对国际传播“讲什么”的问题,新时代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所需要的叙事文本,实际上就是要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传播中国精神、展示中国力量。因此,在国际传播时,要善于讲述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理念与实践故事,建构立场清晰的话语叙事框架。二是要以情感共鸣为叙事技巧。叙事技巧主要针对国际传播“怎么讲”的问题,文化自信是人们内心深处对本国文化高度认同的反映,因此,在国际视野中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应基于多元文化主体的多维互动,倡导基于全球共有价值观念的共情叙事体系,促进中华文化真正获得国际认同、实现多维传播。
  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在多元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的背景下,坚定的文化自信不仅是维护本国文化的强大精神力量,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关键支柱。新时代新征程,我们需要始终坚持守正创新,立足文化实践,以高度的文化自信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断提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勇气和信心,在中国人民志气、骨气、底气不断增强的基础上,继续谱写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新篇章。

  来源:中国文化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