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以及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积极践行,并对其文化的生命力持有的坚定信心。节日是民族文化的瑰宝,每个民族都有其传承的节日,是民族凝聚力的维系,是民族繁荣昌盛的基石。人民对民族节日的重视和参与,是民族认同感和自信心的外在表现。一个民族的群体热衷于另一个民族的节日,说明文化入侵已经十分严重。所以,我们更应坚定文化自信,倡导不过“洋节”。
在此,小商向大家发出倡议:
1.坚定文化自信,弘扬中华文化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值得每一位华夏子女自豪。我们应该提高自身素养,加强对本国传统节日的了解,传承发扬传统节日中蕴含的优秀文化内涵和人文精神。同时,我们更要营造健康安全的传统节日文化氛围,做中华民族优秀节日文化的传承人和发扬者。
2.理性过节,不盲目跟风
盲目推崇西方节日既给一些家庭带来了一定的经济负担,也给正常的教育教学活动带来了负面影响,混淆了学生正确的思想认知。我们应理性看待西方节日和文化,不崇洋媚外,不盲从,不跟风,不组织,不参加,不以过节为名售卖与西方文化相关的商品。
3.拒绝过“洋节”,从我做起
坚持以身作则,积极争当表率。从我做起,带头成为恪守中华传统文化的典范,让不过洋节成为自觉行动,带头实施中国传统节日振兴工程,丰富传统节日文化内涵,树立良好的中国公民形象。
作为中国人,我们应该守护好我们自己的传统节日,这是一种文化的传承,也是一个民族进步和发展中必不可少的文化延续,过传统节日,有利于民族的团结友爱互助与进步,也能向全世界展示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风采和特殊魅力。
作者:李敏 编辑:刘因科、李敏 编审:刘杰、王燕、郭小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