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信坦荡,万丈光芒。生逢盛世的我们,应当奔赴属于我们自己的天地,对热爱的事情要不遗余力的去做,莫失心所念,万物皆可期。今天小商给大家带来了两位学姐的考研宝典!
上岸学校:沈阳理工大学
李雪培19电商本2
英语
1.单词与长难句
词汇是基础,考研单词的难度在于一词多义,在不同的语境中含义不同,因此不要单独背单词,这样的话遗忘率太高。我去年以02年至10年的阅读真题为材料,一篇一篇的过,重点攻单词和长难句,这很繁琐,但这是基本功,是建设大楼的地基。
2.阅读
阅读真题不要急着开始做,先把02-10年的阅读文章弄懂,到暑假开始做也不晚。前期把词汇和长难句的基本功做扎实了,阅读的难度就会降下一大截。一篇阅读四步走,第一步:卡着时间做题,第二步:独立翻译整篇文章,第三步:查不会的单词,看唐迟老师的讲解,改错题,记录错因,第四步:再次独立翻译文章,直至完全弄懂。可把真题划分为02-10,11年至18年,19-23年三段。
3.小三样
我考的是英语一,这部分比较难。可以后期9月份左右开始,完形跟易熙人,新题型跟刘琦,翻译跟刘晓燕。
4.作文
大家都知道考研作文有两篇,作文这块要早点开始,到后期会越来越忙碌,能早点开始就早点开始,小作文跟石雷鹏,大作文跟潘赟,她的九宫格作文法很好用。
政治
政治的话,我是7月份开始的,首先看了徐涛的强化课,看一章做一章的1000题,最后1000题做了三遍,一定注意错题积累,做一遍要有一遍的效果。后期就刷肖四肖八,腿姐,米鹏等人的模拟卷,时政以及大题跟肖爷爷就好,一定要多刷题,政治的投入相对较低,但产出比非常高。
专业课
我的专业是马理论,科目以马原和毛中特为主,辅以马列原著。三四月份课本过了一遍,5月份又过了一遍,开始背诵大纲框架,有一个整体感知。六月份听课+记录,从七月中旬才开始正式背诵,一轮背诵一直到九月初才结束,但仍然有很多不理解的,这一遍背完后基本没什么印象。九月中旬到十月上旬,二轮背诵。十月中旬到十月底,以默写框架和提问的方式来进行三轮背诵,到考前大约背了六轮。
关于专业课,选择不同专业的会有所不同,但人文社科类的有其共同点,那就是背诵至关重要。这里要掌握多种背诵方法,利用框架,关键词背诵,考研内容决不可以死记硬背,用关键词串联,自己给自己讲,记住的才是你的,才能输出。
另外,再加些碎碎念
1.想的多了都是问题,做的多了才是答案
2.假装努力实则毫无用处,你骗得了自己,家长,同学,但最终成绩不会陪你演戏。
3.考研是场持久战,做好计划并坚决执行,睡前记得复盘反馈。
4.所有的散事,杂事都放到一边,不要让它们过多的占据你的时间和精力。
5.想要的那就自己去争取,相信自己一定可以。
上岸学校:扬州大学
李龙真19电商本3
政治
本人建议前期有时间就提前准备 不要相信什么政治不用早学 早准备之类的。那些高分以及后面的技巧课,也都是建立在有一定基础之上的,没有基础,什么都白瞎。而且后面专业课背诵量很大,很难挤出太多的时间给到政治。
1. 7月之前有时间就看一些政治基础课程,市面上有徐涛老师,腿姐等等。看谁的课不重要,重要的是跟着一位老师学完。
2. 7-8月,系统学习政治,以看课为主,做一千题,巩固基础
3. 9-10月二刷一千题,找出自己薄弱之处
4. 10-11月 腿姐技巧班 找到做题的一些小技巧,可以帮助提升选择题分数
5. 11-12月腿姐冲刺班+肖八选择题,这个阶段主要是把所有的选择题弄会弄懂,迁移到课本中去,明白考察的知识点是哪个。(如果有精力可以背背大题,但还是以选择题为主)
6. 12-考前 肖四选择题+大题,这个阶段就要把主要的精力放在背诵大题上,最起码要把肖四大题背熟,从中找到答题的规律,总结出自己的一份答题模板,这样考试的时候你的答案会更有条理,更清晰。
英语
1. 3-4月,背单词+看语法课,单词过完一轮,语法课基本结束,看课的目的是弄清楚长难句的构成,在阅读里碰到长难句可以自己分析。在这期间,我一直坚持每天练习一个长难句,到后面做阅读时遇到长难句就不会害怕。
2. 4-6月,单词过第二遍+10年以前阅读真题,这时候我开始做英语10年以前的阅读真题,锻炼一下自己的做题思路,把里面不会的单词单独记下来背诵,弄清楚每个题的答案并能把整篇文章自己顺下来,这样才算基本完成一篇阅读(这时也有人会一边看课一边做题,我也尝试过看唐迟老师的阅读课,但对我来说作用不大,所以到后面基本都是自己整理 这个根据自己情况来。6月份因为要考试加上放假找早自习室,基本没怎么学,主要看了点专业课)
3. 7-9月,单词过第三遍+阅读真题里面的生词+一刷10年以后的阅读真题,暑假开始10年以后的阅读真题 因为之前做过真题了,所以到后面做的时候感觉轻松了不少,错题率也降下来了,但偶尔也会错3个以上,不要担心,这是正常情况,一刷主要是帮助你找做题方法和试错,这时我也会像之前那样把生词单独记下来背诵,对于我们基础不是很好的人来说,单词真的很重要。
4. 9-10月,单词过第四遍+二刷阅读真题 +新题型+完型填空,这时候基本是一天一篇阅读+一篇新题型,一天一篇完型。新题型比较简单,(所以我没有看视频课)分也比较好拿,要多重视。完型题量大,阅读量大,分值小,对单词的要求比较高,总体来说性价比较低,但本人感觉还是需要准备的,毕竟多拿一分是一分。(完型有看过几节易熙人老师的课,找一下做题方法,后面基本也都是自己整理了)。
5. 11-12月,单词第五遍+完型+小作文,这一个月主要攻克完型,到后面基本完型错5个以内,找到自己的做题方法,背生词,到后面你就会发现完型其实没那么可怕了。小作文听了石雷鹏老师的课,主要是积累模板,形成自己的写作模板,平时也积累一些好句子,这些都是可以用上的 ,模板+好词好句 到时候你就会发现作文很好写。
6. 12月,单词第六遍+大作文,大作文也是跟的石雷鹏老师,听了几节课之后形成了自己的模板,到时候只需要把作文主题套进去就可以,但我感觉这样只能拿到基础分,要想有亮点,平时必须积累好句子。
专业课一
1. 4-6月,看视频课,这两个月一直在看视频课,做笔记。看课顺序是中教-外教-教心-教原。看完视频课后发现有很多是不用看的,那时候一天看好几个小时,感觉很用功,但都是假用功,只输入没输出,等到系统背的时候已经都忘了。所以建议自己能理解的知识点就直接背就好了,不理解的可以专门去找这讲解这一知识点的视频去听,保证有输出,最后才有效果。
2. 7-9月,一轮背诵,背诵顺序是中教-外教-教心-教原。一轮背诵我用的是凯程的应试解析+木萱学姐笔记。我个人感觉凯程应试解析条理性和系统性不如木萱,所以以木萱学姐笔记为主,应试解析用来补充。我是暑假开始系统背诵的,暑假过完了一轮,当时背的比较全面,这点很踩雷,刚开始背的时候先记框架,把大点记住,不要贪多。
3. 9-10月中旬,二轮背诵,二轮时主要还是背的木萱学姐笔记,在一轮框架基础上补充内容。背诵第二轮时感觉忘记很多,这是正常现象,放平心态 ,每天按着自己计划来背诵就可以了。这时候我就开始一天练习一个真题,来锻炼自己的写字速度,模板以及做题思路。
4. 10月中旬-11月中旬,三轮背诵,第三轮背诵时我开始按重点来背诵,着重记忆5-3星级知识点。(但是并不意味着1-2星级的知识点就不背了,只是相对来说背的没有那么细)。
5. 11月中旬-12月,四轮背诵,这时候开始拓展一些重点知识,背诵以凯程333冲刺背诵题为主,分析历年真题,找到考试重点进行有目标的背诵,这样节约时间且效率高。
6. 12月到考前,五轮背诵 这时离考试不到一个月了,加上政治也需要背,所以我就只挑了重点知识来背诵并进行充,光靠解析上的知识,有的是不足以用来回答论述题的,所以需要进行扩充,这样才能提高分数。(考前一周️了,所以几乎没有背,导致我第五轮背诵不太全面)
专业课二
1. 5-7月,把教学论这本书过了一遍,主要是跟着学姐的辅导班听直播课,大体了解一下这本书的内容,当时因为自己犯懒了,所以第一遍的时候并没有背诵(这点大家不要学,尽量早开始背)。每隔几天会练习一个简答题,锻炼自己的思路和速度。在这个阶段我也跟着学姐进行论文阅读,积累一些好的句子, 练习写作和答题思路,对我后面理解教学论和进行教学设计很有帮助。
2. 7-9月,一轮背诵+热点知识+阅读论文。在暑假我进行了系统的背诵。一轮背诵主要记住框架,里面的小点我就大体看了一下,明白大体意思就过了。因为背诵都是慢慢来的,要一点一点的填充这个框架,不要贪多。另外我一周会抽出一天的时间学习热点知识,扬大学科思政真题不止考察参考书上的知识,近年来热点知识越来越重要,占的比例也挺大,所以对于跨考生来说,积累热点时政知识很重要。论文一周阅读两篇,锻炼自己的思路和素养,积累好词好句,对论述题有帮助。这时候是两天练习一个简答题。
3. 9-10月,二轮背诵+新课标+热点知识+阅读论文。二轮背诵我在一轮框架上又补充了一些,让他更加完整,先把大点记住并理解,里面的小点也就很好记了。这个时间段我开始接触高中课标,大概是一周学完一章。课标比较难理解, 加上我是跨考,所以刚开始学的时候抓不住重点,背不过。我跟着学姐辅导班进行学习后,有了基本的思路,这时候背起来相对轻松了点。热点知识和论文也是按着之前的学习方法来的,但这个阶段我的论文阅读量有所减少,因为背诵量挺大的,所以就减少了论文时间。(但每周最起码还是要看一篇的)。这阶段除了练习简答题之外,尝试写论述题了,大约是两天一个简答,一周写一个论述题。
4. 10-11月,三、四轮背诵+新课标+热点知识+阅读论文。三轮背诵比前面进行的就快了一些,大约一天能背2章左右,一个月进行了两轮背诵。这时候我开始把论文积累的好句放到教学论里进行背诵,来让自己的答案有亮点。课标也完成了一轮的背诵,开始进行二轮,平常积累的热点知识和论文好句也开始用在平常的论述题练习中。
5. 11-考前,五、六轮背诵+三轮课标+复习热点知识+分析真题 。最后不到两个月的时间我把重心放在了教学论背诵上,每天都背2章,因为基础知识还是很重要的。
作者:李敏 编辑:李敏 编审:刘杰 王燕 郭小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