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简介
姓名:苏潇雪
出生年月:1995年10月
毕业学校:山东建筑大学
学历:硕士研究生
专业:建筑学
从教时间:2022年8月
学术方面:2023年参与省级课题《基于职业教育背景下产学研“建筑美术”课堂教学创新研究》、2022年发表《叙事性表达视角下泉水聚落空间转译》、2021年发表《中国新型城镇化高质量发展路径研究》
两年前,我踏入了职业院校的教育岗位,充满了期待和憧憬,同时也充满了迷茫和不安。但当我初次踏入职业院校的教室,面对一群青涩的学子,也难免略感胆怯。在教学方面,我虽然拥有丰富的建筑实践经验,但如何将这些知识转化为生动的教学内容,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这对我来说是一个全新的挑战。我面对着一个个期待的眼神,一堆堆充满挑战的教学任务,内心充满了压力和不安。如何教好学生,如何让知识更好地传递,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些问题不断在我脑海中回荡,让我感到困惑和无助。但正是这种挑战,激发了我对教育事业的热情和探索的欲望。
然而,正是在迷茫与挑战中,我逐渐找到了前行的方向。首先,我着手改进自己的备课方式。我深入研究课程大纲和教材内容,针对不同章节和主题,精心设计课堂教学方案,确保每一堂课都能够有条不紊地进行。其次,我开始主动学习教学理论,阅读教育专业书籍,参加教学培训和研讨会,努力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同时,我也不断地实践探索,尝试各种教学方法和手段,不断总结经验,不断调整和改进教学策略。
在教学实践中,我发现与学生的沟通和互动至关重要。作为一名教师,除了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因此,我注重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鼓励他们提出问题、发表观点,促进课堂氛围的活跃。我尝试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采用更加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我与学生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尊重学生的个性和特点,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同时,我也积极倾听学生的反馈意见,不断改进和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满意度。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的教学能力逐渐得到了提升和巩固。我发现,通过不断地实践和反思,我能够更加自如地应对各种教学场景和挑战。我的课堂变得更加生动有趣,我的课堂不再是单调的讲授,而是充满活力和创意的互动空间;我的学生不再是被动接受知识的接收者,而是积极参与思考和实践的主体。我能够更好地把握课堂节奏,更准确地把握学生的学习需求,更有效地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潜能。在教学的过程中,我始终保持着一颗谦虚和虚心。我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审视自己的不足和缺陷,积极接受他人的建议和意见,不断完善和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成长的道路上也不乏艰辛与挑战。在教学过程中,我也曾遇到过许多困难和挫折。有时候,我会因为无法完全把握学生的需求而感到困惑和焦虑;有时候,我会因为课堂管理不当而导致教学效果不佳。但正是这些经验与教训,让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之处,也更加珍惜每一次成长和进步的机会。我相信只有不断地学习和进步,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贡献更多的力量。
经过两年的奋斗和努力,我逐渐从一个新手教师蜕变成了一名游刃有余的老教师。我能够更加自如地应对各种教学挑战,更加灵活地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更加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我与学生一起成长,一起进步,收获了友谊和感动,更收获了成就和满足。
回顾这段成长之路,我深深感受到教育的魅力和力量。在教育的道路上,每一次进步和成长都离不开同事们的支持和鼓励,更离不开学生们的信任和肯定。未来,我将继续保持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奉献,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贡献更多的力量。我将继续秉承着“师者本色”的理念,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努力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优秀人才,为建设美好的未来贡献自己的力量。
师者本色,教育事业是一项神圣而伟大的事业,每一位教师都承载着无比的责任和使命。作为一名教师,我深知自己肩负着重大的责任,我将继续发扬“师者本色”的精神,努力为教育事业奉献自己的力量,让更多的学生受益于教育,让更多的人从教育中收获幸福与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