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网络发展迅速,网络世界丰富多彩。搭乘互联网的顺风车,大学生与社会的接触越来越密切。通过网络,我们足不出门就能遍览天下事。同时,许多不法分子也抓住了可乘之机,将诈骗的魔爪伸向校园这一方净土,使得许多同学深受其害。我们一定要擦亮眼睛,谨防诈骗,机智识别这些诈骗套路。
套路一:网络交友诈骗
诈骗手段层出不穷,其中一种便是“交友诈骗”。诈骗分子会通过交友平台等途径获取大学生的联系方式,在聊天过程中以固定话术树立各类“人设”,骗取对方信任。一旦确立交往关系,骗子们就会伺机以借钱周转、家庭遭遇变故等各种理由骗取钱财并销声匿迹。甚至还会在此基础上“裸聊”,并威胁受害者“花钱消灾”,实际上无论转账多少次,对方也不会删除视频。
![](/__local/E/76/10/E9755053F105B6983CFEC0D9122_BF592AE7_13494.jpg?e=.jpg)
同学们千万不要深陷泥潭,遇到类似的情况应及时报警,与老师家长联系。面对打游戏或交友软件认识的网友,请保持警惕的心理,保护好个人信息与财产安全,避免掉入所谓“美好爱情”的坑。
套路二:兼职刷单诈骗
诈骗分子通过短信、社交软件、电子邮箱等方式发布网络刷单广告吸引大学生参与。先用伪造的营业执照骗取大学生的信任,再安排一两个较小金额的刷单任务,给学生“小恩小惠”,吸引其继续参与。然后以需要完成更多任务为由不退还本金,骗取学生钱财。
![](/__local/0/B1/9B/098E6E57606D013178C1B1BAD32_D3D4EB8C_12DAF.jpg?e=.jpg)
这些诈骗分子利用人性的弱点:对“不劳而获”的贪婪和沉没成本来实施诈骗。我们一定要保持警惕、严于律己。子曰:“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网络刷单是违法行为,不义之财不可取,同学们不要着眼于眼前的蝇头小利,要学会保护自己。
![](/__local/D/56/B6/DC444FDED67A1E21E617E48338A_0052B1CD_12166.jpg?e=.jpg)
“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网络交友,并非要“一棒子打死”,但虚拟网络的另一端,你无法凭自己的直觉去分辨。网络诈骗花样多,不予理睬准没错。“莫贪小便宜”、“天上不会掉馅饼”等警语,仍是最有效的防骗“格言”。让我们一起预防网络诈骗,共筑美好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