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入学教育之大学生涯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发布日期:2021-12-11    浏览次数: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简称生涯规划,又称为大学生职业生涯设计,指的是个人与组织相结合,在对一个人职业生涯的主客观条件进行测定、分析、总结的基础上,对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以及特点进行综合分析和权衡,结合时代特点,根据自己的职业倾向,确定其最佳的职业奋斗目标,并为实现这一目标做出行之有效的安排。大学生涯和职业生涯设计的目的不是帮助每一位同学按照自己的资历条件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达到与实现个人目标,更重要的是帮助个人真正了解自己,为自己确定职业方向和职业规划,筹划未来,根据主客观条件设计出合理且可行的职业生涯发展方向。本次班会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E312

一、学会自我评价

自我评价就是要全面了解自己。一个行之有效的职业生涯设计必须是在充分且正确认识自身条件与相关环境的基础上进行的。要科学审视自己、正确认识自己、真正了解自己,并做好自我评估,包括自己的性格、兴趣、学识、技能、思维方式等。要明白自己想干什么、自己能干什么、自己应该干什么等问题。

二、制定目标计划

召开例会

制定目标计划是大学生涯的关键,目标通常有短期目标、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之分。长远目标需要个人经过长期艰苦的努力、不懈奋斗和积累经验才有可能实现,确立长远目标时要立足现实、慎重选择、也要全面考虑,使之既有现实性又有前瞻性。短期目标更具体,对人的影响也更直接,也是长期目标的组成部分。

三、准确职业定位

职业定位就是要为职业目标与自己的潜能以及主客观条件谋求最佳匹配。良好的职业定位是以自己的最佳才能、最优性格、最大兴趣、最有利的环境等信息为依据。职业定位过程中要考虑性格与职业相匹配、兴趣与职业相匹配、特长与职业相匹配、专业与职业之间相互匹配等。职业定位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依据客观现实,考虑个人与社会、单位的关系;

(二)比较鉴别,比较职业条件、要求、性质与自身条件的匹配情况,选择条件更合适、更符合自己特长、更感兴趣、经过努力能很快胜任、有发展前途的职业;

(三)扬长避短,看主要方面,不要追求十全十美的职业;

(四)审时度势,及时调整,要根据情况的变化及时调整择业目标,不能固执己见,一成不变。

大学毕业生职业生涯规划的侧重点在职业准备、职业选择、职业适应三个阶段。大学生要对职业进行物质、心理、知识、技能等各方面充分的准备,还要根据各方面的分析与自己的职业目标合理客观地对职业做出选择。对即将踏入的职业活动要有一定合理的心理预期,包括工作的性质、工作环境、劳动强度、工作时间、工作方式、与同事之间的关系以及上下级关系都要快速适应,迅速成为一个成功的职业者。

作者:韩艳誉 编辑:戴佳荣 编审:张永忠